第(1/3)页 刘彻的话让宋灵音满脑子都是难办。 她不知道给予他们什么为好。 毕竟都是天下之主了,那里还缺什么呢。就算缺,也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总不能搞来抢支来吧。 宋灵音紧锁眉头,显然,这个问题对她来说有些难办。 看出宋灵音的态度,刘彻赶紧开口:“不要多的,你想想卫青,去病缺什么啊?” 一说到卫青,去病两人,宋灵音的大脑就开始忍不住思考,如果能让两人功绩更大,需要什么呢。 看着宋灵音沉思的样子,最感动的莫过于天幕下的大汉王庭里的卫青了。 还有站在他身边,尚未及冠的霍去病。 “她在思考什么?” 霍去病问。 卫青看着天幕,沉思一刻,道:“思考怎么让你创造更大的成绩。” 霍去病大笑:“我可是天生英才,哪里需要她多虑这些!” 卫青被外甥的雄言壮语感染,笑声也大了起来:“是啊!你可是天生英才,是上天赐予大汉的一颗明珠!” 霍去病得意大笑。 “霍去病战绩赫赫,卫青从无败仗,这两人,汉武帝陛下,恕我直言,我真的不知道,他们缺少什么。” 宋灵音思考了很久,还是想不出有什么可以帮助他们两个。 闻听此言,大汉的霍去病和卫青哈哈大笑起来,没有什么比自己被认可,更为重要! “舅舅!看到了吗?我不需要未来的帮助!照样是冠军侯,照样可以打到匈奴老家!” 意气风发正少年,霍去病张扬热烈的眉目,点燃了大汉的热血。 大汉的臣子们在少年豪气壮阔的话里,找寻到了大汉的脊梁。 他们连声称赞霍去病。 “少年英雄,意气风发,英姿勃发!” “我大汉少年,就应如此!” “好啊好啊!有此少年,何愁匈奴不灭!何愁边境不宁!” 霍去病听着这些年纪比自己大得多的臣子喜笑颜开,冲着自己笑的如同一朵菊花。 心里被漫山遍野的喜悦包围,即便是他们老人不停的叨扰,霍去病也没计较。 “可史书上,去病早死。” “这何尝不是历史的遗憾呢,音音,你舍得大汉好不容易升起的冉冉新星,只是闪耀了一瞬间,就归于黑暗吗?” “啊这……” 宋灵音迟疑了。 “可是他的死亡,就连史书上都没记载太多,我也不知道啊。” 宋灵音无奈摊手:“我比谁都希望,霍去病这位大英雄活到长命百岁,可我只是一个现代人,并不是神仙。” 刘彻见她上钩,笑呵呵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那,你多送我们几本医书,作战的武器,你也帮我们看看如何改进,到时候我,打仗轻松了,霍去病自然不用太费力,不就不会劳心劳力到死亡的结局了吗?” “医书?可以。” 宋灵音答应下来:“但是军备方面,我很抱歉,我不了解。” 刘彻赶紧说:“没关系啊,朕了解啊,朕需要的是制作的方法,这些,是对我大汉最好的帮助!” 宋灵音听懂了刘彻的意思,看着如愿以偿的刘彻,宋灵音心道:真会给自己谋福利啊,不愧是汉武帝,一点好处都不放过! “行!这事我放心上了,等我搜完相关文献,找到您想要的书册,第一时间给您带回去!” 汉武帝见宋灵音轻松愉快的答应下来,笑容更灿烂了:“多谢多谢!我替我大汉子民和霍去病感谢你的大恩大德,他日若有需朕效劳的地方,切不可客气,朕必备好美酒,扫榻以待。” 此时此刻,天幕之下的大汉时空的百姓们,皆是载歌载舞,一片欢声笑语。陛下忧百姓所忧,苦百姓所苦,有这样惠民生,爱民如子的陛下真是大汉的福气啊!也是我辈之福! 除了百姓们,以李斯为代表的大臣们也是满脸喜色,陛下这一次干的漂亮啊,陛下不仅解决了困扰我朝多年的边境匈奴问题,我大汉医药困乏,诊治方法落后的局面也将得到改善。 想到陛下来一次现代收获颇丰,大汉的臣子们难掩激动,他们可以想见后世将如何评价他们这个盛世,自己已经离青史留名不远了,真乃快哉! 说不眼红个大汉那是假的,大秦,大唐,武周,大明的人都很不服气,不就是千古一帝吗?我们陛下也是仁君,我们也要国富民强,可不能输了面子啊。 大秦的百姓们看着不发一言的秦始皇,渴望陛下能开口为他们要更多的粮食,这样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将士们则是希望陛下能为他们要来更多的军需先进的武器,为自己枉死的兄弟报仇,把匈奴打到再也不敢来犯! 想到此,大秦的臣民一个个翘首以盼,摩拳擦掌,恨不得立马心想事成。 四个朝代的人纷纷在天幕下留言,满天都是弹幕,不停地催促自己的陛下赶紧开口,不能让汉武帝一个人捞得盆满钵满。 李斯:“臣提议陛下可向宋姑娘详询稻谷一年三熟的种植方法和耕种条件。” 蒙恬:“臣是一介粗人,只会领兵打仗,臣有个不情之请,我秦朝多高原山地,冬天寒冷,陛下可否问宋姑娘多要一点棉花种子,我大秦守疆的士兵冬天有棉衣可以御寒,必能一鼓作气赶走匈奴,扬我大汉国威!” 扶苏:“父皇,民以食为天,儿臣不忍百姓因大旱之年颗粒无收,落得个卖儿卖女的下场,恳请父皇多为百百姓计,带回一些粮食,教民众种植粮食之法。” 看着百姓不停地发弹幕,秦始皇嬴政脸色沉沉,要多了,宋灵音不一定愿意给,怎么我大秦的百姓一个个像脑子不太聪明的样子?咳咳咳,看来是要加强民众的教化了。 这样的情形,在其他皇帝身上都有发生。 而什么都不了解的宋灵音心里跟抹了蜜一样,开心得不得了。 “好呢,谢陛下,待我归来之日,再来叨扰陛下。” 汉武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他乐呵呵的哼着曲,优哉悠哉的坐在一旁。 看着汉武帝臭屁的要物资的样子,其他陛下莫名觉得不忍直视。 但转念一想,凭什么好处都让他刘彻一个人占了,朕的臣民要是知道朕窝囊至此,自己回去还不得被扔烂菜叶,骂朕不堪为君,想到此,朱元璋急不可耐的开口。 朱元璋这一次能来现代旅行,还要归功于明初天下大定,出了几个名医。 所以他很珍惜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他看来,能来现代旅行,这都是老天爷给大明的恩赐。 下次来是吃苦又怎样? 明朝又有多少人能来现代? 所以这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他不赶紧抓住岂不是让其他君王捷足先登了?不妥不妥,大大的不妥! 朱元璋赶紧开口:“我大明军兵强马壮,虽无外患,但是灾荒年间粮食短缺。” “前朝顺帝暴虐无道,百姓苦不堪言,大明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好多事务来不及处理,一团乱麻。” “然解决粮食问题是重中之重,朕幼时颠沛流离,父母没有银钱买不起粮食吃,又要养活我们兄弟几个,于是把吃的让给我们,活活饿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