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得了杨惠芸的准话,顾长宁就开始算着去哪个镇上卖比较划算。 杏花村附近邻着好几个村,这些村子的周围又围着好几个镇,她自然是要好好思忖一番的。 既然是想要卖给酒楼,那必然得是富饶的镇子才行,且这个镇子还要四通八达,来往商队众多,酒楼生意日日不断的那种最好。 顾长宁想了想,还是觉得东煌镇最符合她的心里要求。 东煌镇有一条辽阔的河道,是承接上北下南水路的其中一条支脉,河道边设有一座大大的码头,每日来往商贩众多,住店休息的也不少,她觉得木耳这东西在东煌镇兴许能卖出去,她便想去试试。 “东煌镇?”顾淮安微微一怔,很快明白了她的打算,爽快说道,“行啊,咱们明天就去东煌镇。” 杨惠芸虽然同意了顾长宁去卖这个干木耳,但还是不许她自己一人外出,正好顾淮安明日学堂小休,有时间陪她去一趟。 隔日大早起来,顾长宁还是像上次卖树莓时那样穿着哥哥以前破旧的旧衣裳,打扮成小男孩的模样背着一篓子的木耳跟着哥哥一块去往镇上了。 今天不是东煌镇的赶集日,城门口进出的百姓不多,三三两两的几个,就连守城的护卫也都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坐在城门边上的四方桌旁闲聊,只时不时的掀起眼皮扫了一眼进城出城的人,再一脸冷漠的收回视线,继续同着其他护卫说着话。 因为顾长宁这次出售的对象不是赶集的百姓,所以她才无所谓今天是不是赶集日,只挑了个哥哥学堂放假的日子,一同前来。 “宁宁,你可有想好去哪家酒楼卖这些干木耳吗?”顾淮安看着这个热闹繁华的镇子,略有些局促的问道。 他虽然也在镇上读书,但兴水镇跟东煌镇可不能比,既没有这么多的商人往来,也没有这么多华丽精致的小物品,他自进城后看见街道两边开了这么多的店铺,东煌镇百姓也川流不息的在街上行走,竟比兴水镇赶集时还要热闹。 “当然是生意最好的酒楼啦。”顾长宁比顾淮安表现的要镇定许多,她虽然也在左看右看的打量这些卖各种饰品布料香料水粉等等小店,然而脸上没有丝毫变化,就像是看过了无数遍一样,习以为常了。 “只是不知道东煌镇生意最好的酒楼是哪家,咱们问问?”顾长宁道。 “也好。”顾淮安听从着妹妹的安排,没有异议。 正当他们从这一条街走到下一条酒楼林立的主街道时,顾长宁瞳孔猛地一缩,直勾勾的注视着这条主街道上的某一家酒楼。 “宁宁,怎么了?”从顾淮安的角度,他只能看见顾长宁正盯着某一家外观华贵大气的酒楼看,并不能看见她眼底的波涛汹涌,还以为是妹妹看中了这一家酒楼,便很自觉的抬脚过去,“你是想挑这一家问问吗?那咱们走吧。” “等等。”顾长宁见哥哥正要往那家酒楼走去,心里一跳,忙伸手拉住他,摇头道,“不,我们不选那一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