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阿娘同意了-《田园有喜:重生农女种田忙》


    第(2/3)页

    其实兴水镇学堂的何夫子文采也是极好的,只是同书院的夫子比起来,还是少了几分周全。

    若是顾淮安有机会去书院念书,不说能不能考中,单是见识一下那些名士大儒也是好的,若能从他们身上学习一二,书院就不算白去。

    古时有孟母三迁的例子,不就是为了让儿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跟氛围才搬迁这么多次的吗?

    杨惠芸对冬天种菜这件事最终还是点了头。

    得到阿娘的同意,顾长宁便开始着手准备起来了。

    顾淮安也在此时才知道妹妹的计划与打算,很是吃惊的看着她,像是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她敢说要送自己去书院这样的话。

    假若这个方法可行,去书院完全不是梦话!

    顾淮安内心莫名一阵火热。

    往常他都是下了学之后就回书房抄书,一直抄到晚饭做好,吃完了饭再回书房抄上半个小时,而后等到天一黑,光线昏沉之后他才放下手中的笔,到院子里边乘凉边复习默诵今天夫子讲过的内容。

    自从顾长宁把她的计划同他一说后,顾淮安每日必做的事情便多了两项——挖土、捡柴。

    当然土的需求不是很大,顾长宁跟顾淮安也是挖了一阵子后就停手了,面对好奇来问的村民他们的解释是准备将后院的一亩地整改成田地,所以需要这些土。

    后院改成田地的农舍家也不是没有,大家闻言便都歇了心思,不再去关注他们的这个行为了。

    就这样过了大约一两个月,需要的土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因为没有合适的容器装着,全都堆在后院墙角,等着冬天来临时被放进屋子里。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何夫子给甲班学生放的五天假在暴雨中过去了,这几日顾长宁都瞅准了时间,等着风雨一过就抓着哥哥去采割柳条,顺便将被暴风吹落在地的树干捡回来。

    虽说一采割回来就赶紧给柳条剥了皮,但因为天气不好的缘故,只能将剥了皮的柳条放在通风的屋子里慢慢阴干,直到天气再次恢复晴朗后,她才将这些天采割的柳条全部放在院子里的架上晾晒。

    趁着柳条跟潮湿的树干在太阳下暴晒的时候,她拖着陈双、杨锦等人一块去山上寻找黑木耳了。

    古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没有人比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农户更清楚山里有什么了,是以一到雨后初晴的时候,山上多得是来寻找黑木耳和蘑菇的小孩。

    只是蘑菇大多都有毒,有些分辨不出来的人便不敢去摘,只捡黑木耳是最安全的,所以黑木耳是最抢手的,这也是顾长宁在雨停后第一时间上山采摘的原因。

    这玩意要是晚个半天才去采,早被人抢完了,哪还有轮得到自己的份。

    陈双等人也正是因为这点才毫不犹豫的同意一块上山采黑木耳的。

    因此这些人现下就在认真打量着周围的大树,目光重点放在被砍伐过的树干、有腐朽枝桠的大树等这类地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