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我把自己卖了-《大隋说书人》
            
            
            
                
    第(1/3)页
    在后厨磨磨蹭蹭的吃完了一碗汤饼。
    李臻算是多多少少有力气干活了。
    说书靠嘴皮子,但更靠的是脑子。虽然这几天吃的挺饱,一顿饭不吃也没事。
    可能吃饱了为什么要饿着呢?
    抬头看了看天色,他喝光了那碗用来煮面条剩下的汤。
    原汤化原食嘛。
    一抹嘴,他直接来到了前厅。
    就这么一碗汤饼的功夫,酒肆里又多了两桌客人。
    楼上还有些动静。
    李臻不敢在耽搁了,往桌前一坐,掏出了怀里的扇子,醒木……然后嘴角一抽。
    手绢给人家当孝帽子了。
    有些尴尬。
    不过不影响。
    有醒木和扇子就开说。
    看着几个目光灼灼的客人,他不轻不重的拍了一下醒木:
    “说书唱戏劝人方。”
    “三条大道走中央。”
    “善恶到头终有报。”
    “这人间正道……”
    “啪!”
    “是沧桑!”
    ……
    九头案的故事画面其实是很抽象的。
    因为它是一个场景中间,不停的来回穿插一些新东西。
    对说书人的描述能力要求很高。
    说不好的,大家听着就迷糊,因为它这种一会东一撇,一会西一捺的叙述模式,如果你说的乱,那观众听的就乱。
    可如果你说的够清楚,那么整个一宗案件,这九头十三命就是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戏。
    李臻前世说这段书……或者称呼为“单口相声”已经不下几十次了,手段拿捏的很稳当。
    虽然榜一大哥没来有些遗憾,但就这这么多观众,他也够吃的了。
    从老西儿发现幡儿上是三颗人头为引子,引出来山东掌柜因为自己那刚新婚就死了的闺女而怒杀自己的女婿“小力巴儿”,多出了一个人头。
    这段原因解释清楚,转头又转到了马三儿身上……
    叨叨叨叨的,时间也就来到了中午。
    这会儿,满屋子的客人都在跟着他的描述,仿佛成了这书中的看客,跟随着一个个角色的视角,在“现场”观看着他们或者为了泄愤,或者因为恐惧,而砍掉一颗又一颗的人头。
    李臻说的形象,无论是怎么杀的,怎么砍的,还是中间偶尔掺杂的一些包袱笑料。
    一段《九头案》说的是动人心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