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大企业病-《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3/3)页

    整个盘山集团体系,上上下下有多少人?

    千万级别的!

    比如没有上市的华夏高速,总员工人数超过5万人。

    比如没有上市的华夏高铁,总职工人数超过250万人!

    一直以来,作为一家超大型央企,盘山集团承担的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还承担着相当大的社会责任。

    有相当多岗位,是提供给烈士家属、警嫂、军嫂、残疾退伍军人等等。

    遇到危机的时候,不但没有减少招聘,还会增加招聘,以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深化改革是应该的,革除内部弊端也是应该的。

    但是完全剥离,完全市场化运作,不见得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职工的情感,这是不得不考虑的!

    大企业病,确实是存在的!

    但是更多的职工,是好的!

    不能因为有一少部分职工的问题,而否定大部分好的职工。

    “领导,各位同志说的很有道理,深化改革精神,大家是拥护的,革除弊端大家也是支持的,不过这完全剥离,是不是再研讨研讨,我建议进行一次内部民调调查,看看大家的意愿如何,您看怎么样?”陈维民举手发言。

    西南航空、鹭岛航空,这都是隶属于华夏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的,陈维民曾经担任华夏西南航空航天集团总公司总经理,还是了解情况的。

    哪怕现在陈维民担任华夏南方兵器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剥离出盘山集团这事,不会出现在华夏南方兵器集团总公司,不说以后,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出现。

    但是陈维民还是觉得,原来的初稿一刀切,有些不合适。

    刘韬也没有想到,大家的意见这么大,这么强烈。

    他听着大家的意见以及建议,他也没有生气,而是不由得冷静地反思自己。

    大企业病,这是存在。

    但是职工都变懒?都堕落了?

    那也绝对不是!

    大部分职工都是好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

    每一年刘韬自己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到底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和基层工人在一块,听一听他们的话,看一看他们的生活。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刘韬不会只依靠秘书所说,或者看着内部的报告,他更愿意相信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

    正如有些人所说的,他们是央企,不是私企。

    如果一刀切的话,那和资本家有什么两样?

    剥离开来,那么肯定会有大部分职工情感接受不了。

    这么多年下来,几乎所有的职工,都将公司当做家。

    那种情感,绝对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

    哪怕是到了现在,很多年龄到站的职工,在退休那天哪怕是戴着大红花,也依旧是泪眼婆娑,表示自己还可以再健康工作十年,甚至是工作一辈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