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威进步越大,取得的成绩越多,他只会越高兴。 有了杨威这个在战斗机领域的领头羊,刘韬都不需要再亲自参与,只需要看着便可以。 顶多一些关键技术出手帮助攻克,便行了。 而且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进入这个领域,源源不断为华夏航空工业注入新鲜血液,让华夏航空工业更有生命力,这注定华夏航空工业还会继续保持着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 他需要做的,其实就是提供一个平台,然后制定一个制度,可以让人才发挥才能的制度,再加上确保经费的充足,那么这些人才便会源源不断的产生一个又一个的成果。 杨威此时则是跟大家介绍着歼20战斗机的研制情况,然后顺便介绍着主要技术骨干。 歼20战斗机,不仅仅是他的功劳,而是整个研制团队的功劳,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他只是这个研制团队的领头人而已。 等到时间到点,杨威紧紧握着李华的手,沉声道:“小李,这次就要拜托你了,咱们的歼20战斗机,一定要首飞成功!” “放心吧,杨总!不管有没有问题,我都一定会把飞机安全的飞回来,除非我死了!请你放心!”李华坚定地说道。 他的遗书,早已写好了。 在几年前,他遗书是他决定加入试飞学院的时候写的,是写给他爸妈的;后来他结婚了,他又多写了一封遗书,是留给他的妻子;去年他妻子给他生了个龙凤胎,他又再写了一封,是留给他的子女的。 他不希望遗书有交给他们的时候,因为那代表着他牺牲了,成了烈士。 但是他知道,这是试飞员都会做的一件事,因为试飞员本来就是在生死之间行走的,没有哪个试飞员敢打包票,自己一定可以每次都试飞成功,不会出事! 杨威沉声道:“万一真的不行,一定要活着回来。只要人活着,一切便都可以存在着可能性!” 李华笑了笑,对着杨威敬了个军礼,然后又对着其他人敬了个军礼,其他人纷纷向他回了个军礼。 李华迈着坚定的脚步,往歼20战斗机走去,他的眼神充满着坚定。 不成功,便成仁! 作为全程参与歼20战斗机的试飞员,李华很清楚,歼20战斗机研制团队在歼20战斗机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巨额的资金。 为了打造歼20战斗机首架原型机,其造价高达8亿人民币,很多都是还没有进行量产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