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首长好!”一个穿着迷彩服的干部过来。 刘韬看着这个人,眼中都不由得闪过一抹惊讶。 虽然这人显得年轻,皮肤也黝黑了一些,整个人显得很精瘦,身上带着一种军人特有的气质。 “这位同志是?”刘韬不记得之前,有这个人。 赵国平介绍道:“王建林同志,1979年从大连陆军学院毕业,留在学院大队当参谋,后被调到学校的宣传处任职干事,去年我们去招人,来到这里,现在担任重型旅装甲连指导员。” 指导员,是和连长同为连队主官。 刘韬心中暗自嘀咕着,这不会以后少了个地产大亨吧。 “好好干!”刘韬拍了拍王建林的肩膀,勉励说道。 王建林现在29岁,算是年轻有为了。 “是,首长!”王建林敬礼着。 刘韬和李富国、赵国平在训练基地进行视察着。 三个合成旅的训练强度很大,消耗自然是超乎想象的大。 每天米粮、蔬菜、肉等消耗,超过两个师,每天三餐除了正常的饭菜之外,还往往尽可能给将士们准备水果。 子弹、炮弹的消耗量,也是极为恐怖,哪怕会用训练弹,但是依旧是一个恐怖的数字,1.8万人每人一年至少打500发子弹,一年便是900万发子弹。 子弹消耗还不算太夸张,炮弹方面,那绝对是让人看得都牙疼。 倒不是说炮弹消耗的数量比子弹多,而是炮弹的造价要比子弹高得多。 而这里面,可是有很多口径比较大的炮。 平常多是用训练弹,不过一段时间总是会用实弹。 而用到实弹,价格就比较高,哪怕是自己造的,价格也不便宜。 战士们打得飞起的炮,一轮齐射,那齐射的不是炮弹,而是钞票,是钱! 三个合成旅的每年消耗的钱,比三个师消耗的钱都要多得多。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