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八 开科?-《迷失在一六二九》


    第(3/3)页

    当王璞听完庞雨的建议之后并未回应,而是上上下下看了他半天,正当后者莫名其妙之际,王介山忽然哈哈大笑:

    “庞军师,这科举乃为国选材之道!琼州府上科举一开,你们再说自己不是反贼,不想推翻大明朝取而代之……还会有人信吗?”

    “呃……误会!老王,你恐怕有点误会……”

    庞雨忙不迭做解释,说了半天才让对方听明白,原来他想要建议王璞开的科举并不是另起炉灶,而仍然是在明王朝的体制框架内折腾。

    根据庞雨的印象,大明王朝的文化考试似乎是分三级:县试在县城进行,考出来的文凭称为秀才;再上一级为乡试,考出来称举人,有了举人文凭就可以参加选官,成为朝廷的正式编制成员;只有最后一级会试才要去京城,考出来的进士是未来地方大员和中央领导备选。再往上的殿试属于让皇帝亲自选拔人才,没有淘汰作用,状元榜眼探花等只是荣誉称号,对于日后的前途发展并没有太大影响。

    庞雨想要举办的就是乡试,乡试通常三年一考,他们短毛占领此地两年多,差不多也到了要开科的时候。王璞既然兼任州府学官,顺便出个题什么,应该是轻车熟路的。

    “咱们海南岛虽然僻处海外,但从唐朝以来,有不少文官举族被流放至此,文风颇为鼎盛。我知道在当地大家族子弟心目中,读书,科举,做官,乃是唯一正途。如果因为我们的关系断了他们的前程,那些人难免会心怀不满。与其这样,不如咱们自己开上一科……到时候你王介山自己出题,自己阅卷,想要多少人就挑多少人,还怕没人手可用?”

    听到这种说法,王璞挑了挑眉毛,微微一笑:

    “庞军师,你对我们大明的科举制度恐怕不太了解,简单说吧——咱们琼州府是无权开乡试的。就算你们自说自话开科,考出来的举人,将来大明朝也肯定不会承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