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二更二更君-《再生欢》


    第(1/3)页

    ◎身上有隐疾,便不能再伺候圣驾◎

    杨仪虽然猜到瑾妃的胸乳有问题,  却没想到竟如此骇人。

    连瑾妃身旁的那两个老嬷嬷,也明显的露出震惊之色。她们显然也是头一次见到。

    瑾妃甚是不安,在解开肚兜的时候就闭上了眼睛。

    过了会儿,  没听见声响,瑾妃才小心地眯起眼看向身前。

    她看见杨仪仍是半跪着,  正凝视着自己的伤处。

    杨仪的眉头微蹙,  脸色凝重,  除了这些,  瑾妃没看出她脸上有什么别的。

    她看的很是认真,  就仿佛要用这双眼睛,看出伤处的不妥,或者用她的目光,  把这些伤疗愈妥当。

    瑾妃本来还在发抖,可看着杨仪的神情,动作,  她的那种颤抖慢慢地便停了下来,  仿佛真的得到了抚慰。

    她睁开眼睛,  看着杨仪。

    杨仪道:“娘娘恕罪,容我细看看。”

    “唔……”瑾妃才应了声,  就见她抬手,  先是把两只手用力地搓了几把。

    瑾妃不晓得她这是何意,直到她的手轻轻地托住了自己的乳。

    那种异样的触感,  让瑾妃颤了颤,  差点低呼出声。

    然而托着乳的那只手,  极其柔软,  还带着些暖意,  又让她不觉着怎样不适。

    瑾妃这才明白,  原来方才她搓手,是想让手变得热些,免得冰到她。

    “杨侍医……可真细心。”瑾妃不由说道,声音仍是低低的。

    杨仪只短促地抬眸看了她一眼,就仍是观察乳端。

    “娘娘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杨仪轻声问。

    瑾妃的手放在膝上,无意识地抓了抓:“有、有一段时候了。”

    杨仪听她如此含糊,想宫内的事情极复杂,或许不好当着皇后身边的人再逼问她:“平常可用过药么?”

    瑾妃又有点窘迫:“这个情形,不大好跟太医们说,只请了常太医给开了药,外用的红花血竭散,和……”她尽量回想了会儿,“和当归丸,活血调经汤。”

    当归丸由当归、川芎为君药,乌头、丹参等为臣药,确实用于月经不调,体乏血虚,但主要是补脾养胃的。

    至于活血调经汤里,也是当归为君……常太医大概是想让药效加倍,可惜。

    杨仪点头道:“这两味虽不错,但一味就足够调补了,不如就加一味丹栀逍遥丸,再把活血调经汤再换成调经柴胡汤,想来更佳一些。”

    瑾妃睁大双眼:“有什么不一样么?”

    杨仪道:“后面这两味也是调经的,只是比当归丸跟活血调经汤多了一点儿……解郁结,消肝火。”

    一个嬷嬷问道:“那外用的要不要换了?”

    杨仪踌躇:“红花血竭散,确实极好,消肿止痛是有用的。”

    她看着瑾妃:“娘娘用着如何?”

    瑾妃点头:“是,每次涂了些,疼的都会轻呢。”

    杨仪思忖着,起身道:“请娘娘先更衣。”

    老嬷嬷们帮手,替瑾妃把一层层衣物穿好,不小心碰到胸口,疼的发出倒吸冷气的声音。

    杨仪听着那动静,隐隐都觉着胸疼。

    外间皇后跟婉妃、紫敏小郡已经等了良久,期间紫敏几次想过来看看,都被皇后喝止了。

    见他们出来,皇后问道:“如何?”

    杨仪就把调内服药的事告知。提到外敷的,便道:“本来臣对于此等伤势,也并无研究,只是正好前些日子看了一本典籍,却记得上头有个关于妇人……”

    意识到紫敏在旁,便一停顿,把那“乳裂”二字隐去,“一个药方记载,不过乃是个偏方,臣还没有效验过,不知到底有没有用。”

    皇后关切道:“什么书?可别是那种不入流的杂书……若是太医院书库里的,自然无恙。”

    杨仪所说的,其实不是别的,正是那本皇帝给她看的《玉函方》。

    但是现在若细说起来,话又长了,于是只顺势道:“回娘娘,那是有小仙翁之称的晋代葛洪所著《玉函方》,非是杂书。”

    旁边的婉妃听了,眼神微微一变。

    “既然是这么有名的人所写的,自然管用,”皇后笑了笑,问道:“那到底是什么偏方?”

    杨仪道:“用莲房,炒研成末,敷在伤处便可。”

    莲房,也就是秋收的莲蓬,去掉莲子晒干之后,便也是一味中药。

    而莲房有止血化瘀的功效,性温,又正好归肝经,极适合瑾妃的症状了。

    皇后惊讶地问:“这么简单?”

    杨仪道:“书上确实是这么记载的。”

    这药方确实简单,但也很符合葛洪的用药风格:篱陌之间,顾眄皆药。

    而《玉函方》也当得起“众急之病,无不毕备”八个字。

    那天晚上杨仪看的时候,还惊奇了一下。

    当时她没见过妇人乳裂是什么样子,但却想起了之前在夏家、给永庆长公主看诊时候的情形。

    加上这药方很简单,所以她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

    没想到竟这么快用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