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借势而起-《抗日之川军血歌》


    第(2/3)页

    蒋委员长思索良久道:“看来,是时候暂时迁都到重庆了!”

    第二天一早,关于郑州失守,国民政府从武汉迁都至重庆的消息,登了全国各大报刊的版面,一时间,骂声四起。

    “短短几天,小鬼子便从黄河延安推进数百里,甚至不费一枪一弹攻占了郑州,难道咱们的防线都是纸糊的吗?那些当兵的,都是****长大的吗?”

    “刚刚才看到了一点希望,这一转头给人更大的失望,这政府简直无能到了极点!”

    “一年多的时间两迁国都,我华民族,何时遭受过如此耻辱?继续这么下去,辉煌了五千年的华民族,要亡国每种啦……”

    “短短的十几天,牟之战的悲壮惨烈,和现在的一败涂地,简直是天壤之别,你们真的还会认为那是蒋委员长指挥的吗?败仗可以肯定是蒋委员长指挥的,而胜仗嘛,指挥者恐怕另有其人吧……”

    这样的字不断的出现在报刊,抒发着对政府的失望和愤怒,同时关于这两仗打的如此天差地别,也有人发出了如此的质疑。

    虽然国民政府控制报刊竭力辟谣,可各种流言依旧随着猜测在百姓之蔓延,如说牟之战之所以能胜利,都是因为共各部参与到其的缘故,也有人说,这场胜利,是那个叫路远的团长亲自指挥的。

    不过,纵使路远的名声在百姓军如日天,可稍有理智的人都觉得,牟之胜应该和共之八路军有关,毕竟路远算再怎么本事,却也只是个小小团长,手里撑死了两三千人,不可能在如此大型战役取得什么决定性的意义。

    可无论这些流言如何猜测,都再也没有人将牟之胜和委员长挂钩。

    同时,关于共所率领的各部纪录严明,打土豪分田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爱民如子,甚至在水灾之全力帮助灾民的各种传闻,简直是以不可阻挡之势传进了各地百姓的耳朵里,和国.军连连溃败,军纪散漫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

    一时间,八路军新四军的威望在百姓急剧提升,街头小巷,田间地头,时时都能听到百姓们交头接耳,低声谈论关于曾经***的种种好处,连禁都禁不住。

    这种情况,也蔓延进了不少国.军部队之,不少对国民政府失望透顶,又满腔报国热情的军人接二连三的脱离三民主义,加入了共的序列当。

    接到了这些情报,蒋委员长大发雷霆,他很肯定,出现这些流言,共方面一定在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根本是对方亲手散布出去的,虽然这些流言大部分都是事实,可他依旧恨不得立即发兵再次对延安发起围剿,将之连根拔起。

    可是他也知道,现在自己的声望已经跌落到了谷底,要是这个时候不但不全力应对长驱直入的日军,反而掉头撕破联合抗战的阵线对付共,那根本没有爬起来的机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