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我要开个学堂-《三国大阴谋家》


    第(2/3)页

    “好,好,好!

    子玄年纪轻轻,居然有这么深远的眼光,真乃上天赐予大汉之人。”

    刘备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大儒卢植的门下求学。

    卢植的门下有几千人,刘备也是混了个热闹,靠着这层关系,才认识了同学大军阀公孙瓒,开启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士族大家,刘备不是不想拉拢,可那些把自己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士族又哪里有什么兴复汉室的雄心壮志,又哪里看得起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

    哪怕刘备现在已经雄霸一方,在他们的眼里,也不过是老革、兵子,运气好而已。

    刘备打心眼恨死这些人,却不得不用他们。

    不然他们联合起来非暴力不合作,刘备的手下就只剩下一堆文盲了。

    “若能有学校,教化寒门子弟,必是大汉之福。

    只是圣人学问都在那些豪门手上,书籍难得,片刻之间子玄又要去哪里索要?”

    “书籍纸张都不用汉中王操心,我得奇人传授造纸、印刷之术,到交州后顷刻就能完成并推广。

    到时候纸张将不再昂贵,

    不管是荆州、交州、还是蜀中,人人都能传抄圣人的学问,让我大汉人人能写能书,自然人才辈出,

    到时候天下之人皆仰慕我大汉之德才,自然是人心所向,不战而有三分之胜!”

    赵昊一席话说的刘备热血沸腾。

    他看着赵昊年轻英俊的脸,似乎又想起了十多年前在隆中的草庐,也是一个激动的年轻人纵横潇洒,为他在一片漫长的黑暗中指出一条新路。

    赵累籍籍无名,居然有这样才学经验的儿子。

    这简直是天神赐给我大汉复兴的依仗啊!

    刘备突然起了一个念头,他沉思一阵,又站起身来踱步几圈,豁的一下转过身来,兴奋地道:

    “子玄,你的学堂收什么年纪的学生?”

    “以后肯定要建立从蒙学开始逐步向上的机制,但现在草创,臣决定以短训为主,训练基层军官,为未来北伐培养人才。”

    “好,待我会蜀中,给你找一批学生来。”

    刘备手下的许多将领都是一群大老粗,连带自己的儿子也没啥文化。

    这可不是后世一人得道儿孙都自动能接受优良教育的年代,

    天下大乱,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打仗,当武将的天天都很有危机感,哪有空管教自己的儿孙。

    儿孙辈也大多15岁就拿起武器上战场,读书论道什么,除非他爹给他们找了个有文化的妈,不然都是不存在的。

    刘备想把各军将的儿孙组织起来,送到赵昊的学校学习,再通过他们去教更多的人,顷刻间就能让刘备军团的面貌耳目一新,

    这倒是跟赵昊的设想不谋而合,但很明显,刘备的念头不止如此。

    “等你在交州站稳,觉得时机成熟后,

    不只是各军将的儿子,我打算把阿斗也送去,你替我好好管教。

    若他不听管教,你尽管责打,实在不听,具表奏与我便是。”

    赵昊心中怦然大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