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节:蒙古来使-《宋韵梅花》
            
            
            
                
    第(1/3)页
    淳祐十年三月初,一个如同旋风一般的消息传遍了临安府——蒙古使者赵璧,奉蒙哥和忽必烈之命前来临安,与宋廷商量两国和平之事。
    不过,在绝大多数宋人看来,这次赵璧前来,定然是在玩弄阴谋,意图对赵嫣朝廷进行敲诈勒索,甚至是武力威胁……因而,在消息传来之际,民众纷纷围向登闻鼓院和鸿胪寺进行抗议,要求朝廷拒绝和谈之请,并出动海空军对蒙古开战。
    “娘的,是谁把消息传得如此沸沸扬扬?”
    登上城楼,看着底下群情激愤的人们,李毓之不由得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用牙咬了咬嘴唇。在他身旁,刘蕴却鼓噪着要出兵维持秩序,绝不能旁这些“乡巴佬”冲撞皇城,威胁朝廷权威。
    “此事,本官也曾考虑,然,不可轻用武力,否则,人命关天,悔之无及!”
    就在这时,御街上却传来了一阵骚动,李毓之不解地拿起手中的望远镜,看了看不远处的街道,这才发现,御街上开来了三辆卡车,车上载满了宋军士卒,至于他们是哪支部队的,李毓之就不得而知了。
    “走,下去看看!”
    “让开,朝廷有旨,不许在路上聚集……”
    待卡车开到登闻鼓院门前,宋军士卒陆续跳下汽车,将民众牢牢地围了一圈。霎时,民众一片哗然,一些太学生更是上前,与士兵开始了争辩。
    “尔等是何神也,胆敢如此?”
    “后退——”为首的一个将领大喝一声,从腰间拔出手枪,将其对准了太学生的额头:
    “奉旨行事,不必多言!”
    眼看双方即将发生流血冲突,李毓之暗中大叫一声“不好”之后,就急忙推开人群,走上前夺下了将领手中的枪。
    “住手!我是提点行在皇城司李毓之,汝是哪部的?”
    将领打量了他一眼,拱了拱手,解释道:
    “在下是大宋空军地勤士卒,奉令前来维持秩序!”
    “奉何人之命?不会是赵嫣吧?”李毓之打量了这些士卒,似乎也想到了他们背后的主子……只不过,这次,他却冤枉了赵嫣:
    “此事奉皇上之命,赵皇后与之无关!”
    此言一出,李毓之也愣住了,良久,他叫来刘蕴,吩咐道:
    “去,告知民众,朝廷廷议尚未有所结果,还望保持镇定,切不可目无国法!”
    “得令!”
    此时,皇城的垂拱殿内,赵昀正端坐在御座之上等候着赵璧进入,御座下边,那些朝臣们则也是恭谨而立,一言不发。
    “宣大朝使者上殿——”
    不多时,赵璧捧着国书,恭恭敬敬地走到殿中,之后,他就按照双方事先商定的礼仪,向着高高在上的赵昀鞠了一躬。
    “启禀国主,臣此次前来,不为别的,只有要事相求,还往贵国包涵……”
    赵昀起身,从赵璧手中接过国书,笑容满面地回了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