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开口反对杨一清的乃是张璁。 张璁正色看着杨一清:“元辅此言,听上去有道理,但实际上是在避重就轻,不想对内革新除弊,而以对外巧取豪夺之利,姑息国内之弊!此举无疑是在舍本逐末,非为臣者致君尧舜之道!” 杨一清听后冷下脸来。 他和张璁的矛盾就在于此。 作为军籍出身的士大夫,又是在边镇靠军功崛起的文臣。 杨一清更希望依靠军事力量对外扩张为主,用牺牲外邦利益的方式实现国内的中兴,而不是在国内大刀阔斧的改革,得罪利益集团不说,还容易适得其反。 但手工业家庭出身的张璁,更希望依靠强大的皇权对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王鏊见两人僵在原地,就忙开口劝道:“现在是议宗室的事,还是不要扯远了吧。” “正是。” 王琼回了一句。 席书则看了一眼吴一鹏说:“本来没扯远,是大宗伯先扯到了别处才扯远了。” 吴一鹏再次怒目看向席书:“你!” “不要这样。” “同僚之间,要有雅量。” “还是说说宗室的事,大宗伯说的拿钱鼓励外番这事,如今议了后,的确行不通,容易拒君子而招小人,还白费国帑。” “节用归节用,君父也的确是不能委屈的,而不能委屈君父,这宗室问题还是得解决,不然天家如何安宁?” “天家不安,天下各家也难安!” 王鏊说到这里就看向吴一鹏:“大宗伯,你现在觉得呢?” “震泽公自然没有说错。” “我没有想要委屈君父,委屈天家,要把管宗室玉牒之职归还宗人府自然可以。” “另外,其他关于宗室的改制,我们礼部肯定也会全面配合。” 吴一鹏说道。 说到这里。 吴一鹏就看了一眼席书:“就怕户部因为要改革宗室而不舍得多拨钱粮。” 席书道:“这不会!户部虽然不敢靡费国帑,但不会视公帑为私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