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一清这时说道。 席书颔首:“阁老说的是。” 礼部尚书吴一鹏跟着说道:“南直这边,我和在乡的震泽先生早就劝了,不要和朝廷对着干,而且南直经过这么多事,剩下的皆是忠良之家,不会大规模欠缴秋粮的。” 兵部尚书王宪这时言道:“劝自然是要劝的,但让天下缙绅自觉缴足秋粮,的确也不是一两句大义之言就能劝动的。” “我想问问,让我们去劝,是内阁的意思,还是陛下的意思?” 刑部尚书赵璜这时问了一句。 毛纪正要开口,杨一清却猛地先抬头沉声问赵璜:“这两者差别大吗?” “没差别,没差别!” 赵璜讪笑了笑,就靠了回去,道:“我会去劝,会去劝的!” 工部尚书童瑞这时则说道:“秋粮欠缴,根子上还是士怨太重,和朝廷在地方上整出的动静太频繁有关,比如眼下湖广和福建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认为我们也得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有些事太操之过急了?” “这不是操之过急的问题,今日也不是反思我们朝廷自己问题的时候。” “今日只是让诸公去劝劝。” 杨一清这时继续言道。 童瑞道:“那行,我按照内阁的意思去劝就是!” 而大理寺卿张璁这时倒也跟着继续童瑞的话题,不顾杨一清已经在把童瑞转移了的话题往回拉,就道:“根子上不是士怨太重,是收税之权,从民自征变成了缙绅大户自征!这和包税有什么区别?” “太祖高皇帝为了避免大户垄断税权,所以设粮长制,让各里各甲轮充粮长征税,结果轮充粮长变成了大户家奴充任,要么大户佥充到衙门的胥吏直接下乡征税。祖宗成法被破坏成了这个样子,我们也该议议是继续改正祖宗之法,还是恢复祖宗之法。” 杨一清看向张璁,神色不悦地道:“只是让你们去劝,没让你们在这里谈税政改革的事。” 张璁听后又要说话,但又闭了嘴:“行,我去劝就是。税政的事,我自己给天子上本。” 左都御史王时中这时说道:“不用内阁提醒,我们也会去劝的。” “是啊,再有怨气,也不该不缴秋粮,本来国朝收的秋粮也不高,合计两千余万石而已。” 通政使郑岳这时也跟着说了一句。 吏部尚书王阳明则在郑岳说后突然插嘴道:“秋粮欠缴,与其指望劝动缙绅们自觉缴齐,不如请旨起复晋溪公!” 众人不由得一惊,齐齐看向王阳明。 “昔日先帝在时,士怨也不轻,但晋溪公当时在朝为九卿,就能屡屡用良策使秋粮不断。” “刚刚秉用没有说错,秋粮欠缴,根子上还是税政未定,虽说设了国税司,但到底只在山东推行试点,没有全国推广,而这国税司要不要在全国推广,怎么推广,或许晋溪公更为明白!” “我的意思,请晋溪公入阁。” 王阳明说后看向了众人。 赵璜当即言道:“这如何能行?王琼党附逆贼江彬天下皆知……” “我不只是想请晋溪公入阁,因家父病情未见好转,我也因伤病太重需回乡调理,故欲过段时间请辞回乡,而那时,我也想上奏请赵公掌吏部。” 王阳明则笑着回应起赵璜来。 “起复王晋溪也不是不可以!” “如李茶陵为护忠良善类不得不忍辱负重以附刘瑾一样,王晋溪想来当时也有难言之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