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崔文笑着说道:“启禀两位太后,这里面,最是才貌皆佳的当属汤昶和邬景和。” “是吗?” 蒋太后先笑着问了一句,并回头看了自己大女儿一眼。 同在永淳公主一起待在这里的永福公主这时不由得再次红了脸。 妹妹永淳则笑着道:“姐姐害羞了!” 张太后这里不禁莞尔,也问着崔文:“你说的这汤昶和邬景和都是哪里人,家世和品性如何?” “回太后。” “这个汤昶是武进人,儒籍,其父曾是国子监博士、祖父乃府学训导、曾祖是德王府纪善。” “奴婢们与之接触问谈后,都觉得他温文尔雅,自带书卷气,且极为清俭,到现在,家中也无婢女。” “而那邬景和乃宛平人,锦衣卫籍,其父锦衣卫总旗、祖父乃锦衣卫百户、曾祖是锦衣卫经历。” “奴婢们于之接触问谈后,都觉得他举重若轻,稳健刚毅,是个伟岸奇男子!” 崔文说到这里还笑着说:“奴婢还让他们献了各自的诗作。” 因为汤昶和邬景和背后的南直士族在这里砸的贿赂最多,所以崔文就尤其推崇这两人,主动帮这两人在两宫太后这里增加好感度。 “是吗?” “拿来给我们看看。” 蒋太后这时先说了起来。 崔文便从袖中拿出了诗作。 蒋太后看后又递给了张太后:“姐姐也看看。” 张太后笑道:“不错,虽然说不上十分的好,但也算是能入眼了。” 庄肃皇后夏氏笑着说:“如此说来,驸马当是这二位其中之一了。” 夏氏说着就不由得看向了永福公主。 永福公主这时已越发的脸红,只拉着永淳公主要出去。 蒋太后则叫住了她:“宁儿,你自己也看看吧,都说文能识人,你也看看,他们当中的诗作,你更喜欢谁的。” “是啊,看看吧。” “这样我们到时候也好替你定。” 张太后说道。 夏氏也笑着起身把永福公主按回到了墩子上,还替永福公主理了理松了的发髻。 “是!” 永福公主低声应了一下后,就接过诗作来,还向崔文道:“有劳崔公公了。” 永福素来温婉有礼,待下友善。 何况,她也担心崔文这个直接负责替自己选驸马的人因对自己有怨而不尽心,也就对崔文更加和善。 但她到底涉世未深,也就低估了人性的卑劣程度。 “奴婢不敢!” 崔文虽然忙叩首行礼,一脸惶恐,但嘴角却微微扬了一下。 永福公主这里则认真看起这些诗作来。 汤昶和邬景和既然参加驸马候选,自然也是做了些文化上的准备的。 所以,也就都能拿出诗作来。 而永福公主在阅览的同时,永淳公主也在一边看着说:“姐姐,我觉得这邬景和的好像更有气势一些。” 永福公主则道:“不然,这汤昶明显更老道。” 蒋太后和张太后不禁相视一笑。 半刻钟后。 崔文就离开了仁寿宫,且直接回了家,将自己家人崔平叫了来。 “去告知汤昶和邬景和,让他们最近注意一下,两宫对他很满意。” “尤其是那个汤昶,公主对她的诗作更青睐,让他自己千万别在这段时间出岔子。” 崔文笑着对崔平说了起来。 但崔平却并没有露出喜色,而是沉着脸对崔文说:“老爷,礼部那边把汤昶和邬景和否了!” 崔文听后也收住了笑容,很严肃地问道:“怎么回事?!” “吴侍郎说汤昶有吴地口音,非北直人,还说他有隐疾,故而肾气两虚。” “至于邬景和,此人是因拒绝被复核,甩袖离开礼部,而被吴侍郎认为他傲慢无礼,所以予以黜落。” 崔平回道。 一想到汤昶和邬景和背后的人给他的好处,以及自己在两宫太后那里已经给这二人做了铺垫,还把两人的诗作给了公主。 这个时候,礼部突然这么做。 嘭! 崔文顿时也就拍桌而起,厉声喝道:“吴长洲到底想干什么!” 崔平不禁噤若寒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