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衣服鞋袜也要一两。 营帐炊事器具每人一两。 合计每个士兵身上都要花十两银子,上万步兵前期购置就要花十万两银子。 而盔甲以军官和精锐先锋所用锁子甲和札铁甲,以每套造价在八两到十两,士兵布面甲一套在四两算,加上精锐有时候要套两三层盔甲算,合计就要三四十万两银子。 步兵火炮六七百门,每门造价二十两到上千两不等,也得十万两之数。 这还没算操练时在火药、铅弹以及马匹、战车、火器方面的损耗。 也还没算官兵军饷,以及抚恤金、赏金还有粮食、草料的损耗,以及行军时额外增加的损耗,还有官吏俸禄和柴炭、医药、马匹倒毙补充、营房维修等费。 总之。 朝臣们都知道,天子要恢复威武营,每年怎么也得在维持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方面投入数百万两银子。 而如今。 太仓的岁入白银也才四百来万两。 这还是在缴税情况比较好的年份。 而这四百来万两已足以用在九边防御外虏。 所以,对于许多朝臣们而言,每年这么多内帑银子花在新军上,还不如用来作为九边军需的储备银,然后就可以发生灾荒时,更大力度的减免税赋、赈灾济困。 而且,朝臣们也猜得到,内帑的收入也有限,要维持这么一支新军,肯定还会想办法增加收入,才能维持得好。 所以,大多数朝臣们是不愿意看见天子恢复威武营的。 但首先,内阁首辅梁储选择了支持皇帝。 蒋冕在梁储要求票拟准予王阳明这道重设威武营的奏疏,还特地再次问了梁储:“元辅,我们真的要同意陛下重设威武营?” “不同意都不行啊!” “开弓没有回头箭。” “诸公想必还记得,我们为何决定配合陛下开始改制的?” 梁储叹息着说后,就问向了蒋冕等阁臣。 蒋冕道:“记得,是因为原左都御史陈金为九边要边饷五百万两而不肯少一分,朝廷当时又要赈济已经人相食、不下十万乱民劫掠商旅的两淮灾区,所以迫不得已借了兴明银行五百万两的债,而不得不开始有改革盐政之策,以及因逆贼勾结边将借外虏威吓朝廷,而朝廷不得不再借兴明银行的债,建造外城,并趁建造外城之机发行新钱于顺天府。” “现在又因为新钱大量南去,而南方又越发欠税严重,故大司马才在御前言及要兵强马壮才能整顿税政、才能开海增收,于是,陛下就有了同先帝一样加强天子亲军规模的心思。” 毛纪跟着补充道。 梁储道:“可以说,我们自始至终,不得不改制,就是因为九边的边臣边将太贪婪,文武勾结起来,让朝廷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积蓄,几乎全都会被他们敲诈走,然后还大部分到不了边镇军民手里,只喂饱了一帮贪官污吏,然后朝廷还因此威权丧失,不敢过度激怒他们。” “这一切皆是因为朝廷中枢之兵不强所致。” “所以,要改制,要重塑朝廷威权,不仅仅是陛下的威权,包括内阁的威权,这中枢之兵马就得加强才行。” “杨新都昔日裁撤威武营,我本就颇有异议,无奈当时我也没有料到陛下登基后,九边会那么狂妄,便没有过度阻止。” “而后来,才越发觉得朝廷再省钱,也不能自己断了自己的刀。” “因为指望人人知圣人礼,守圣人教,难矣!” “到底还是先帝和当今陛下英明睿智,故依旧要恢复威武营,为的就是好重振朝纲,兴利除弊。” “总之,强军不是穷兵黩武,是为兴国富民。” 梁储这时跟着做了一番反思和总结后,蒋冕和毛纪皆颔首,没有反驳。 杨一清和费宏也跟着没有反对。 只是。 杨廷和在知道内阁下谕旨重建威武营后,当场就如被人狠狠地扇了一耳光。 让他自觉颜面扫地,尊严受到严重伤害。 因为他最为自豪的事就是废了威武营。 结果…… 现在梁储和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官僚把威武营又给恢复了! “老夫早就知道,重用王阳明不是好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