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谁主沉浮 第八十三章 香消玉损-《天机七隐传》


    第(1/3)页

    就在赵国君臣谋取讨伐中山之时,田文依王诩之计,一一施行,准备联合四国攻打楚国。公元前302年冬,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秦将庶长奂各率兵马进攻楚国。楚王闻后大惊,立即召群臣议事。

    此时楚国正值屈原新政推行之初,屈原写下了“十策论”,上奏楚王,并向楚王一一详细阐述了其论点要义。十策论注重调动百姓和士族的积极性,让人们积极投入生产和管理,使政令通畅,赏罚有度;但其中“反壅蔽”、“反奢靡”、“去豪强”和“禁朋党”这几点都触动了老世族的利益根基,得不到以景氏为首的朝中大臣的支持,新政难以推行。

    议事之时,屈原力荐仍由昭雎率军抗击齐魏韩联军,而由年轻将军庄硚抗击秦军。庄硚是唐昧手下将领,秦将庶长奂是司马错麾下将领。此时朝中群臣绝大部分都反对屈原的变法政策,景氏和上官氏闻后极力反对,令尹景鲤道:

    “去年昭雎对抗三国联军就不曾取胜,还是秦国出兵才解了围,可如今秦国倒行逆施,反戈相击,倘若再如去年一般战事僵持,我楚国危矣!”

    楚王和大臣们听后个个点头,屈原道:

    “秦国背信弃义,必定事出有因!如今司马错并未亲出,只是让他的手下庶长奂带兵出征,可见秦人攻楚之意不坚!庄硚善于用兵,即使司马错亲来也不惧!去年昭雎虽未能胜,但亦未落败,能拒匡章者,非昭雎莫能当!”

    “可笑,可笑之极!”景翠不屑道:

    “且不说谁人抗齐,谁人拒秦,唐昧乃我楚之名将,齐等皆惧之,庄硚不过是他手下一名小将,如今四国合围,你弃名将而用小儿,此是何意?你口口声声‘禁朋党’,自己却党同伐异,培植亲己!”

    “我与庄硚并无交往,又何来培植亲己之说?”屈原生气道。

    “你既与他无交往,又怎知他的本事?一派胡言!”景翠反驳道。

    “你┄┄小人!我楚国就葬送在你这等小人手里!”屈原气得大骂道。

    “你才是误国误民的小人!去年大王就是听了你这小人之言,用昭雎而弃唐昧,才有了今日之祸!”景翠也大声回骂道。

    “好了┄┄!朝堂之上,如此大骂成何体统!”景鲤发言道。

    “今日是大事,我不与你争!”屈原平息了一下怒气道:

    “诸位或对屈原新政有所不满,但今日乃是军国大事,事关我楚国生死存亡,希望诸位莫要因此怀疑我屈原之提议!匡章乃齐之名将,素有谋略,昭雎性情沉稳,进退有度,正是他的克星,所以昔日能够不胜不败!庄硚虽然年轻,但智勇双全,锐意进取,由他对付意志不坚的庶长奂可一击而胜!一旦取胜,再班师回击三国联军,四国之围可迎刃而解!”

    群臣听后有人点头,楚王不语。老臣上官莫敖道:

    “左徒之言听似有理,未免不是一厢情愿!庄硚智勇双全,难道唐将军就徒有虚名了?所谓老臣谋国,你既知今日之事乃是军国大事,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弃用老臣铤而走险,岂为上策?”上官莫敖对屈原新政最是反对,因而在此时也站出来驳斥他。

    “老臣谋国?”屈原不屑道:

    “自新政推行以来,你上官氏族阴奉阳违,倒行逆施,这也是老臣谋国?我看你是老臣窃国!”

    “你┄┄你┄┄狂妄之徒,血口喷人!”上官莫敖怒道。

    “左徒┄┄左徒大人!”令尹景鲤闻言质问道:

    “你觉得我楚国大臣们皆是小人,就你一个忠臣了?”

    群臣听后不少也对屈原不满,楚王见状道:

    “好了,诸位莫要再争了!我意已决,由唐昧即刻率军二十万迎击齐魏韩三国联军,昭雎率军十万抗秦!”

    “大王圣明!”景翠等人立即附和道。

    屈原无奈,气得一言不发。

    不久之后,司马错兵分两路击楚,昭雎左右应付,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互有胜负。唐昧率兵二十万齐和魏韩三国联军在楚国方城一带激战了数月,战事一直拖到了第二年春,也是相持不下,难分胜负。

    赵国见齐楚战事胶着,赵武灵王亲自领兵二十万攻打中山国。燕国大将乐毅闻后立即来见燕王,对燕王进言道:

    “如今天下诸国相互征伐,唯有我大燕偏安一方,正是大王进取之际,切莫错失良机!”

    “请问爱卿,寡人如何进取?”燕王姬职问道。

    “如今诸国混战,无暇顾及我燕国动向,大王可派重兵向东北进击东胡,一举扫除后患,向西北打击狄戎,夺回昔日被赵国占据的势力范围!如此我燕国后方安定,疆域扩大,假以时日,可独霸一方!”乐毅道。

    “好!”燕王道。遂派将军秦开向东打击东胡,派将军剧辛向西北打击林胡和匈奴等北方零散部落。

    赵国谋取中山久以,加上胡服骑射之功,此时战力已然非凡。赵雍派乐池为先锋率轻骑兵三万直捣中山国都城灵寿,一路上势如破竹,中山岌岌可危,中山王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

    此时齐楚酣战正烈,中山王向齐国求救,齐王田辟疆病重,丞相田文正因战事不顺心中焦急万分,再想面对赵国二十万大军和宋国的蠢蠢欲动也都是有心而无力。危急之时,司马希只得派人向在赵国的田不礼求救。司马希明知田不礼难以干扰战事,但一来是死马当活马救,二来是想田不礼和李兑和他有结拜之情,能不能给他安排一条后路逃生。

    司马希派来的人见了田不礼,此时李兑恰好在田不礼府上,禀明来意之后田不礼对李兑道:

    “这司马希也太高看我田某了!此等国事,莫说是我田某了,就是司寇大人也无可奈何吧?”

    “主君年少英武,此番亲征,莫说是我李某了,就是相邦大人也无可奈何!”李兑道。

    “唉┄┄那┄┄那我们也不能不管他吧?”田不礼看着李兑道。

    “嘿嘿┄┄”李兑冷笑道:“田兄真想管管?”

    “道长和司马丞相交情匪浅,听他怎么说吧!”田不礼说完对身边人道:

    “去叫道长过来!”

    不一会儿鹿毛寿来了,听说了司马希求救之后道:

    “救他一命容易,要救中山国难!”

    “只要道长出手相助,要求中山国也容易!”李兑突然冒出了一句。

    二人一听,皆感惊讶,田不礼赶紧问道:

    “你当真有注意了?快说来听听!”

    “普天之下,能让主君改变主意的除了道长,还有一个人!”李兑说完用手指了指丽影宫方向。

    “何人?”田不礼不明。

    李兑示意田不礼屏退左右,随后道:

    “丽影宫吴娘娘!”

    “既然道长能让主君改变主意,那还要找她干嘛?”田不礼不明道。

    “主君英武年少,意志坚定,又身在千军万马之中,道长不可直接对他施法!按道长前番所讲意术之功,即使由道长直接对主君施法,让他违背意志下令整个赵国军队撤军,那也是不可能的!但要是从娘娘那里下手就完全不同了!”李兑奸笑道。

    “你的意思是让道长对吴妃娘娘施法,再让娘娘去劝主君撤兵?”

    “他不是这个意思!”未待李兑回答,鹿毛寿插嘴道。此时鹿毛寿功力精进,已经可以轻松窥视他人的心思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