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他轻声答道,并未有动作。 两人相拥,地上的影子也交缠在一起,永不分离。 此时的宫墙之外,车水马龙,又是另一幅热闹景象。 众人围聚在张贴告示的城墙前,热闹沸腾。 “什么,第三场科举考试竟然没有考官!” “是啊,这可真是奇怪,没有考官,那怎么能分出高下?” …… 民间议论如潮,而此时的考场内,众考生望着眼前的题目,神色也有些愣怔。 第三场考试,没有考官,有的只是一张明黄色的锦缎,上面墨字遒劲,显然是出自皇上亲笔,另有玉印佐之。 诸位考生沿街行走,将所观情景成书。 这便是题目。 何等古怪,让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听闻,第三场的题目由皇后所出,由圣上钦命。 可如今,他们竟无法知道皇后以及皇帝究竟想要考些什么。 众人头疼之际,却未曾放弃,能走到现在,无一不是身具才华,心怀抱负之辈,考题的艰难,反倒激起了他们的斗志。 数个时辰后。 殿内,数百张誊写工整的考卷被呈上了唐云昭的玉案。 他却并未急着去看那考卷,而是侧首望向杨淳,微微一笑。 “你出的题,心中可已有标准?” “言之有理,便是佳卷。”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心中看来早已有答案。 数天后,科举考试结果即将公布。 皇榜外,此时众考生正急切地等候着。 其中有一名衣着富贵的公子哥,一手摇着折扇,心情似乎甚佳。 旁边一名衣着次些的考生,对着公子哥笑得满脸谄媚:“朱公子,依小弟之见,凭你的才华,这次必然榜上有名。” 朱公子自得一笑,却故作摇头道:“此言差矣。虽然家父也认为本公子那篇歌颂盛世的文章作的不错,但在结果出来之前,一切还要另说。” 虽然话是如此,从此人的语气神态来看,对自己文章分明是极有信心。 另一人继续讨好地笑道:“朱公子,你就别谦虚了。反正你的文章,肯定比那个唐云要高明百倍。” 说着,鄙夷地望了立在人群之外的一名青年一眼。 “唐云?”说起这个名字,朱公子脸色一沉,不屑地哼了一声。 “此人一副虚伪作派,成天救济平民,还假意劝告我等。哼,人分三六九等,那些平民如何能和本公子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