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惜现在再去讨论这些,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有些事情虽然已经发生了,那么某些事实就算是已经敲定了丢分的事情只能想办法尽量的去挽回它,至少不能让正是成员们对它这个皇帝寒了心,毕竟在名义上它还是宗室们的首领,虽然他只是一个16岁的首领而已。 不过既然话题已经进行到了这里,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非得问一下石景润不可了。 “先生以为究竟是哪种情况的概率更大一些,我是说是张小娘子不够了解他的这位叔叔,还是……” “陛下觉得,张小娘子这个人怎么样?” 这个问题刚才赵祯就已经思考过了,虽然只是一闪即逝,但是结论雀食已经非常明显的了。 “她是个善良的女孩子,但也正因为如此,在穷凶极恶的某些人面前,或许她并不值得信任。” “陛下说的只是他的监视,而并非他的忠心,虽然陛下的这种思考习惯非常好,很客观,而不因为主观的感情而受到影响。但有的时候人们所发出来的主观动机往往能够决定很多事情,客观的力量对于渺小的人来说,往往是微不足道的,主观的动机才能够影响更多的立场选择和时代发展。张小娘子或许真的没有什么丰富的见识可言,但是有一点成为对象所说的那样,他走上了一条大义灭亲的道路,她显然很清楚他的舒服之前都在做什么,再从你这里得知了相关的情况之后,她显然从旧有的记忆当中迅速的找到了佐证,要不然她的立场也不会如此之快地出现转变。” 这一番话迅速的引起了皇帝赵祯的思考。 并且很快他就得出了答案,看来石景润是相信张小娘子所说的那番话的,这也就意味着张小娘子并没有欺骗自己,这样赵祯的内心似乎松了一口气,可是这样一来召集前这个家伙就变得危险起来,他竟然满口胡言的说自己是被逼无奈才来投案自首的,可现实却是他的纳粹手下们显然是十分忠于他的,不过这样以来,他以自己作为诱饵出现在这里的目的又是什么呢?那些躲在暗处的手下面,又在忙着鼓捣什么阴谋呢? 想到这里的官家,已经觉得有些不寒而栗了。 赵祯立刻看向了对面的石景润,有些惶恐的问道:“那么先生有没有猜到他们背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猜不到的,我们知道的内容太少了。不过其中有一条应该就是阻止那些人发生叛乱而泄密。” “什么?发生叛乱,那些人对于张齐贤不是很忠心的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