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从断崖上来了-《签到在亮剑开始》
            
            
            
                
    第(1/3)页
    “楚团长,你们观摩团的,都跟我们首长转移了,你干嘛不撤呀?”
    袁朗跟楚云飞趴在一个战壕里,等待敌人是需要些耐心的,没事儿聊两句。
    楚云飞不肯走,他是很头疼的。
    别的还好说,楚云飞也学不到什么。主要是自己刚刚搞出来的飞雷炮,那玩意有点简单,看上几眼就能学会。
    楚云飞极力留下,直接导致他的飞雷炮无法投入战场,可就太亏了。
    至于说两军是友军,应当共同抗日。不应该藏着掖着。
    就是句屁话。
    代表资产阶级的果军,亡我之心不死。把压箱底的本事交给对方,那就是蠢了。
    楚云飞隐约发现自己不太受待见,只是他也不好挑明,反而说:“两军交流,当然是观摩实战最有效果。
    他们都走了,我自然得留下来看一看。若是你们八路军打了大胜仗,也好帮你们宣传一二。”
    话倒是说的漂亮。
    可心里面藏着什么心思,就不是袁朗能知道的。
    在得知,李云龙要率领一个营留下打阻击,楚云飞也曾迷惑。
    日军大军包围过来,一个营能顶什么,给小鬼子送菜?
    几百号人,真就只是一盘菜。搞不好得全部死在这儿。
    如此情况,就算需要留一支部队打阻击,派个营长率领就够了。
    用得着堂堂主力团团长亲自留下?
    果军的长官,都是如此作为,指挥下面的人当炮灰呗!
    没人会觉得这样做不对,楚云飞也是如此的思维。
    所以,他断定李云龙留下来,是有猫腻的。主动找李云龙交流,搞明白事情的原委才恍然大悟。
    跟敌人最精锐的小股部队交手,这岂不是观察李云龙带兵打仗手段的最好机会。
    楚云飞果断要求留下,他也是个胆大包天的主,根本不考虑这其中的危险性。
    可到了这,看到李云龙的排兵布阵,楚云飞又看不懂了。
    此处是一块死地,光秃秃的断崖,小鬼子难不成还能爬上来?
    即便有这种担心,布置少量警戒力量就可以了,何必将大股部队都压在这。
    下如此重注,搞不好是要出大问题的。
    李云龙自然没有给他解释的必要,想要攻击身后常有电台的“总指挥部”,是有两条路线。
    另一处道路是缓坡,即便是在陡峭,也比此处断崖强。
    可那是对于常规的部队,对于非常规的部队呢?
    杨村的战斗,敌人从断崖方向爬上来,就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例子。
    袁朗提出的换位思考很有意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