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桂云接过来一看,“闺女,这葡萄哪买的?太漂亮了。” 能不漂亮吗?空间里长的。 韩清韵,“放学回来路边上碰见的,话说我这一路上碰到好几个做小买卖的,竟然还有卖饼的。” 赵桂云把网兜递给韩思颜,“大丫,你们几个去洗了。” 家里的几个孩子立马欢呼着围了上来,拎着水果去洗了。 赵桂云和韩云深和还有韩秀芝则是目光灼灼的看着她,因为她刚才的话有别的内容。 韩清韵知道他们想知道什么,说道,“我感觉形势越来越宽松了,再观察几天再说。” 赵桂云点头,“我看也是,枪打出头鸟,咱们家就别做那出头鸟了。” 孩子们把水果洗好,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围着桌子坐下,边吃边唠嗑。 韩云深高兴,把酒瓶子拎出来,被赵桂云同志瞪了一眼,“只能喝一小杯。” 韩云深只能赖皮的跟赵桂云笑笑,给自己倒上了一杯。 赵桂云给韩清韵夹了一大块肉,说,“清韵啊,今儿个咱家净好事儿,你给爹妈长脸了,你爸今儿下午又把咱家盖房子的手续都办好了,等跟建筑公司谈好,咱就能动工了。 哎呀!我这心情老舒畅了,高兴得我唱了一下午。” 韩清韵,“唱得啥内容啊!?” 韩秀芝,“二人转。” 韩清韵,“……还,还挺喜庆的。 关于咱们家这个房子,我有一点新的想法,咱们能不能把院子东西两边的墙,也盖上房子?” 韩云深放下手里的筷子,“那不就是厢房吗?” 赵桂云,“这四圈都盖上房子,咱家这不也变成四合院儿了? 是不是太挤了?” 韩清韵,“跟小四合院儿差不多吧!东西两边咱们可以各弄一个卫生间。我住西厢房,挨着我这边弄一个,我洗漱方便。 你们住东屋和北屋,挨着东边墙再弄一个,你们用着也方便。” 妈你养的那些鸡鹅啥的,还有冬天种植箱,煤块儿啥的都有地方了。 南边那排,除了留个大门,剩下的也全都盖成房子。 一间大的当厨房和餐厅,地方宽敞。其余的空着,先留着,以后有大用处。 万一上面政策哪一天变了,允许咱做生意呢?不允许咱没损失,要是有允许呢,弄个卫生间放南面多碍事。” 这是韩清韵下午琢磨出来的。 南边那一排临街的房子,弄一个卫生间太浪费了。 将来改革开放以后,这可都是黄金铺面,开饭店,开服装店,或者开个小超市,干啥都行。 韩云深端起酒杯抿了一小口,琢磨了一下,说,“要是东西两边也盖,那院子里岂不是又要挖两道沟走管道? 不过咱家剩下的管道料,估计也够用。” 韩清韵,“挖沟好说,这事儿交给我。在咱自个儿院子里挖,又没人看见,随便怎么挖。” 她有的是力气,晚上趁着没人的时候,分分钟就能给它挖好。 “就按我说的办,爸,妈,以后你们就知道这么盖的好处了,院子确实会小不少,但适用啊!” 可以说,他们韩家发家致富就要从这儿的门面开始了。 韩云深和赵桂云对视了一眼,闺女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 闺女一向有主意,看事情比他们长远,他们听劝就是了。 赵桂云,“行,闺女说啥就是啥,咱们听劝。” 韩云深这个一家之主拍板,“那就这么定了。” 吃完晚饭,又歇了一会儿,韩清韵拎出来一把铁锹,这铁锹是家里专门用来冬天铲雪的。 到了韩清韵手里,这锹就跟玩具没两样儿。 很有仪式感的往手心呸呸两下,找准了位置,一脚踩在铁锹背上,厚实坚硬的地面,在她脚下就跟切豆腐块儿似的容易。 一锹接着一锹,好家伙,动作快得都快出现残影了。 在别人那儿,挖一个一米深一米宽的坑,没一个钟头下不来。 到她这儿,就是几分钟的事儿。 大壮和二壮,本来还在院子里看热闹的,看到韩清韵这架势,俩鹅都吓傻了。 这娘们儿太虎太厉害,以后少招惹。 不到半个钟头,一条到西墙根儿的沟通就挖好了。 韩清韵又开始挖第二条,等到天色将将擦黑的时候,两条沟渠已经全部完工。 韩清韵拍了拍手,把手套戴上。 接下来是放管道。 韩清韵轻轻松松就把一根水泥管给举了起来。 这画面冲击力太强了。 韩家大人孩子都在屋里趴在窗台上看大力士干活。 赵桂云好整以暇的看看两小只,就这两个小家伙,小嘴都张开了。 那表情别提多好笑,多可爱了。 韩云深问,“妈妈厉害吗?” 两小只都忘了回答,就见妈妈又举起一个大大的东西,妈妈好腻害啊! 韩清韵把水泥管一根根放进沟里,接口对得严丝合缝。放完之后,她又拿起铁锹,把刚才挖出来的土填了回去。 然后又不知道从哪儿搬来一块石头,在填好的沟渠上来回滚了几趟,地面就变得平整结实。 做完这一切,她才把手上的手套摘下来,看着院子里的地面,心里琢磨着,要不盖房子的时候,干脆把整个院子都铺成水泥地得了。 这样干净,省得下雨天一脚泥。 —————— 潇家书房里,潇达靠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手里盘着两颗油光锃亮的核桃,闭目养神。 他在等电话,等眼线的电话,这时候,桌上的电话终于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