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韩云深,“问题是你大嫂不愿意跟你大哥两地分居,也要卖工作……” 巴拉巴拉,他还把韩秀芝的原话隐晦的给说了一遍。 韩清韵,“那就卖啊!不用犹豫,我大嫂说的也挺有道理的。” 韩星河要是考上大学,最好是韩秀芝带着孩子跟过去。 她大哥长得不错,年纪又不太大,进了学校,万一被哪个离婚考上大学的女知青给盯上呢? 这事儿不一定发生,但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再说之后就改革开放了,她大嫂做饭的手艺开个饭店不成问题。 就她妈买的那路边的房子,推倒了重建,妥妥一个小饭店。 所以上不上这半年的班,好像影响不大。 韩云深,“……啊!知道了。” 爷俩又说了几句话,然后韩云深才放下电话。 晚上下班的时候,全家都知道了韩清韵的态度。 赵桂云,“那就这么办吧!秀芝说的也有道理。” 就这样,半个月之内,二儿子和大儿媳妇的工作又都卖了。 韩秀芝拖家带口的进了县里,两个闺女借读 ,跟俩虎一个学校了。 有了韩秀芝帮忙,韩家兄弟能踏实心来好好复习。 家里面的草莓大丰收,每天早上一家子,天蒙蒙亮就起来摘草莓。 每天都能卖个百十斤,草莓还涨价了,卖到了两毛钱一斤。 赵桂云给韩清韵打了电话问韩清韵是不是忙不过来,要是忙不过来她就过去帮忙。 韩清韵表示,两个娃好带,她带俩娃很轻松。 过两三个月两只鹅就能帮着带娃了。 赵桂云这才放心,倒是不怀疑闺女忽悠她,因为她闺女享受惯了,从来不苦自己,要是受不了了,会主动跟她说的。 这一晃几个月过去,秋天来了。 两个小团子已经会喊爸爸,是的,只会喊爸爸,因为妈妈的发音比较难,俩宝不会。 但是俩宝都会坐了。 韩清韵给坐了两个小坐椅,把小坐椅绑在大壮和二壮身上,然后把两个小团子放在小坐椅上。 俩宝抓着把手,翘着两只小脚丫,坐在鹅背上。 大壮和二壮带着俩娃屋里屋外的溜达。 韩清韵在厨房里做饭的时候,南边的门和北边的门都是敞开的,两只鹅能带着两个娃前后院的窜。 莫从之下班回来,趴在婴儿床上没看见俩宝。 媳妇儿在厨房里做饭,“媳妇儿,孩子呢?” 韩清韵,“现在大概在后面吧,你去看看大壮和二壮,它们带宝宝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