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韩清韵对去姥姥家的事印象挺深,因为赵桂云每年过年都会带她回娘家。 早些年,韩家经济拮据,赵桂云回娘家时带的东西就很寒酸。 可每次离开的时候,舅舅总会让她们带上不少东西。 那时粮食紧缺,舅舅自家粮食都不够吃,可仍会给赵桂云这个妹妹带上不少粮食,还会给准备些山货。 幸亏舅妈为人善良大度,不然换作别家嫂子,哪能容得下这么“赔钱货”的小姑子。 可以说赵桂云的娘家是非常疼她的。 赵家人口简单,只有兄妹俩。 赵大舅在村里担任副队长,家境比一般人家好些。 大舅母勤劳能干,膝下一双儿女,也都是干活的好手,家里只有老太太享清福。 在韩清韵的记忆里,每次见到姥姥,姥姥都是盘腿坐在炕头上抽着旱烟袋的模样。 姥姥住的屋子里到处都是烟油子味儿。 赵家住在大河村,从镇上走到大河村也挺远的。 不远处供销社旁边有马车停在那里,似乎是在等里边的人买东西。 赵桂云上前问问能不能带着她们娘俩走一段路。 结果那赶马车的老板把狗皮帽子的毛往旁边扒了几下,露出了一张赵桂云熟悉的脸。 “艾玛,这不是老陈叔吗?” 老爷子也惊讶了一下,“呦,桂花回来了?” 每年都能见到赵桂云回家,老爷子惊讶的是赵桂云的穿戴打扮,让他差点儿没认出来。 去年寒酸得满身都是补丁,今年穿得就体面得比城里人还城里人。 韩家的种种已经传到了他们大队,但是很多人都不相信,因为太传奇了,就像听天书一样。 所以现在眼见为实,老爷子就吃惊了一下下。 赵桂云,“是啊老陈叔,这不刚下汽车吗?想看看有没有顺路的马车带我们娘两个一程,我就过来了 。艾玛,这也太巧了,正好就碰到咱们大队的车了,老陈叔你在这干啥呢? 对了,闺女快喊人,这是你陈爷爷。” 韩清韵赶快喊人,“陈爷爷好。” “哎!哎!好好好,这孩子越来越懂事儿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