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三人稍作商量,一致选定版税分成。这可是有长期回报的,是源源不断下金蛋的‘金鸡’。 韩清韵,“张总编,我就选择版税分成了。咱们什么时候定价格签合同?” 张茜打了个响指,“好,既然定下来,那现在咱们就要谈价格了。” 听到现在就要定价格,几个人立刻打起精神。 张茜手指敲着桌面,“书的价格跟作者知名度有很大的关系,有知名度的作家,百万字的小说可以定价在10元以上一本;新人作家则是5块到8块。很显然,咱们小韩同志是新作者。我们出版社给韩清韵定的是6块钱一本。” 讨价还价的环节,自然是何朝阳出马了,他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不不,账不能这么算。刚才您也夸韩清韵同志的作品,从文笔到架构都很不错。 实不相瞒,这几本书我已经看了一半了,我是韩清韵同志的忠实读者,能把我吸引住的书可不多。 可以说,她的写作风格非常有感染力,我对她的销售量也很有信心。价格定得越高咱们出版社挣得也越多您说是不是?” 张总编,“我倒是想定它20块一本才好呢,问题是要能卖得出去啊?” 何朝阳卖力的接着劝,“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咱就来个新人最高标准8块。 哎哟,老百姓哪知道哪个作家知名度高,老百姓看的是内容。只要内容他们接受,咱们就赢了。” 张茜沉默不语,手指依然敲着桌面,而且越敲越急,这是她的职业习惯,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喜欢敲桌面。 手指终于停下,“那就试试八块,咱就说好了,如果8块钱销售量上不去,价格就要下调。” 韩清韵同意。 既然定下价格,就开始谈出版社和韩清韵怎么分成,又是一番唇枪舌剑。 何朝阳坚持四六开,出版社四韩清韵六。张茜要求五五开。 最后谈拢,韩清韵拿55%,出版社45%。别看区区0.5%,印刷数量上来,这笔钱可就相当可观了。 这是一家全国有名的大出版社,他们出版的书能销往全国各地。可以预见,将来韩清韵这几部作品能带来多少收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