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徐长安看来,如果这世上连祝平娘和李知白都算不上好人……那天底下就没有好人了。 他上山的时候一无所有,天赋也一塌湖涂,只有李知白按照规矩愿意教导他,后来更是在相处中让他了解到了先生的魅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觉得李知白就是最善良的那个……真要说毫无回报的付出,还是要看祝平娘。 李知白的好,毕竟面对的人很少。 祝平娘则不一样,她看似没规矩……可实际上,徐长安总觉得这个祝姐姐当真算的上是一个‘活圣人’了。 所以,在徐长安心里,如果说良善,祝平娘这个爱操心的排第一,李知白就是第二。 “看,连你都这样想。”李知白笑着,没有说什么。 和桐君不一样。 名为李知白的女人绝对算不上是好人。 许多时候……在常人眼中,【对自己作恶的恶人】和【有能力拯救自己却袖手旁观的人】……究竟哪个更可恶一些? 也许是没有分别的,或者是后者更加惹人厌恶。 恰恰的…… 李知白以往就是后者。 她修行的道、她的性格让她事事旁观,总是站在旁观的角度……她向往着掌门肃清寰宇的举动,自己却从未有想要效彷她的举动…… 名为李知白的女人,一直以来都是旁观者,身为乾坤之下第一人的她分明有能力拯救许多人、拯救更多人……可李知白做的却是‘归隐山林’,当年若不是祝桐君强硬的举动和石青君就在朝云宗的诱惑,她是不会踏足仙门的。 这很奇怪吗? 其实不奇怪。 所谓大道无为,天道本就是旁观者,一切的善行、恶行对于天道都没有意义,所以知白守黑的李知白会是如此。 但是那些……曾经来向她求助却被拒之门外的故人呢。 在她们眼里,李知白又是什么形象? 冷血无情? 没有人性? 谁知道呢。 李知白只知道,相比于桐君的做法,她绝对不是什么好人。 即便是最在意的祝桐君,当年……祝桐君非要强闯魔门,说要为她取来《道经》的时候,她也没有阻拦对方。 当时的李知白认为人都要为了自己的选择负责,并且外人没办法去干涉。 然后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她看着桐君托着濒死的身躯,将《道经》笑吟吟放在她面前的时候…… 李知白第一次开始怀疑,她选择的正确性。 她开始后悔,应该阻拦她。 那是李知白悟道之后,第一次后悔自己的选择。 如今想起来,李知白察觉到了什么。 兴许,这些都是桐君让她改变的算计…… 可是那又怎么样。 算她赢了好了。 倘若当年桐君强闯魔门是故意的,那李知白只能说她算计对了。 的确是从那时候开始,她开始慢慢改变,她的道开始从‘旁观自然’,变得向往“规矩”。 规矩,也是天道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 所以,她会普通的生活,会定时在朝云宗为百草园炼丹,会一日三餐两茶,这是她给自己定下的规矩。 也因为规矩,她是剑堂的先生,所以面对来求学的学生,不会拒之门外。 所以她收了长安并不是因为什么善意,而是规矩的一部分……哪怕当时来的不是长安,是任何人结果都不会有变化。 这就是在改变之前、在遇到云浅之前的……名为‘李知白’女人的本质。 所以…… 她是好人吗? “……”李知白笑了笑。 看吧。 长安都觉得她是好人了,那长安自己是不是好人,又有什么关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