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这些粮仓不能空-《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3)页

    两位都上了年纪,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江南,突然要去京城,万一水土不服,可不是什么小事儿。

    许攸在京城,其实他回来接了妻儿过去,或者只接妻子过去,将孩子留在家里,给老人照顾,或者说,陪伴老人。

    也是可以的!

    只是孩子年纪幼小,没有在父母身边,不太好。

    “那就让他们一家三口去京城。”老爷子很是果决:“我跟老伴儿都上了年纪,这辈子连府城去的次数都少,何况是去京城,千里迢迢不说,听闻那里冬日干冷,夏日炙热,恐怕适应不了,还是在家吧,守着这偌大的家业,让儿子安心在外面,夫妻分离时间长了不好,何况孩子不能总见不到父亲。”

    “那是最好了。”温润点头。

    他从老许家出来,回去就看了许攸给他的信。

    信里说了他高中的事情,还说回来大概是重阳节前后,不能在家过年了,但是希望能见他一面,他知道,温润现在不住在永清县了,去了府城居住。

    兄弟俩已经三年没见过面了,一直通信,每次写信都厚厚的一摞。

    甚至温润还偷偷地在信里头夹过两次银票,都是一千两银子一张的银票,头一次给了一千两,第二次夹了两千两。

    是连城钱庄的银票,京城那里也能兑换成现钱。

    这也是给了许攸很大的帮助,许家虽然钱财多,可京城花销大,许攸还要面子,不想跟家里头伸手要钱,可在京中他一个举子,能折腾多大的浪花出来?

    没有钱财充作底气,许攸也没勇气在京城一待就是三年。

    许家还是将京城想得太简单了,温润虽然没去过这个时代的京城,但是他前世那个京城,生活可消费很高的!

    可是许攸的信里,很少要钱。

    许老太爷可能觉得给他带了那么多银子,足够花销了。

    实际上,根本不够啊!

    许攸也没朝他要过钱,可是温润依然给了,且在信里一句都没提。

    许攸也一句都没提这事儿,两个人默契的很。

    不过许攸在信上说,京城一直闹腾的很,不太平,一直到恩科考试,都还在有人倒霉。

    他还很庆幸,自己赶上了恩科,虽然京中乱糟糟,恩科却照常举行,他们也正常考试,考上了,放了三个月的探亲假。

    正好敢在年前回京,在吏部点卯之后,要在翰林院里观政的,过年也得在京城。

    所以才想跟温润见一面。

    温润想了想,留在这里,重阳节前后,倒是可以。

    于是转天就将举子们解散了,自己带着两个弟弟和四个学生回到了莲花坳。

    莲花坳沸腾了!

    张大爷跟杨大叔俩守着村口,跟俩门神似的,一人举着一万响的大红鞭炮,看人回来了,立刻就点燃了。

    噼里啪啦的那叫一个热闹啊!

    温润看的哭笑不得:“这么热闹的吗?”

    “当然了,当然了!这可是六个举人!”杨大叔伸出手来:“六个啊!”

    以前他们这里有温润一个,都得了这么大的实惠,这次出了六个,别提多高兴了。

    尤其是陆通神医,看到大儿子过来,眼睛都湿润了。

    “父亲。”陆大少爷一撩袍子,跪在了地上:“孩儿幸不辱命。”

    “好,好孩子,起来,起来!”陆通神医激动地将自己的大儿子扯起来:“你很好,你母亲高兴地很,在家给你做了好吃的,还说你给家里争光了。”

    能不激动吗?

    夫妻俩这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一个前任魔教的圣女,一个声名狼藉的浪荡子,两口子年轻那会儿,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精彩绝伦。

    可是现在过得安稳,终究是意难平。

    如今自家孩子成了举人,这口窝囊气,可是出来了。

    杨大叔就是笑呵呵的一个劲儿的拍杨木的肩膀:“好孩子,好孩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