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听来,他东宫岂不是最寒酸的。 “父皇,儿臣以为不妥。” 景仁帝眼角上挑,“太子以为,如何不妥?” “都知道京城一连出事,各处都需要银子。户部的银子,代表着国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岂能因皇家的婚事,而挪用国库的银子。” 赵老丞相大声道:“太子所言极是,国库的银子不可擅用。” 赵大人一出声,接连好多人站到了这一列。 于是,又是一阵阵的“臣附仪”,此起彼落。 景仁帝眼中露出笑意。 “睿王、楚王、端王,此事关乎你们三人的婚事,你们以为如何?” 睿王没什么想法,银子多了大办,银子少了按规矩办,但谁会嫌银子多? 楚王是知道母妃想法的,自然是想多弄点儿银子。 端王是开府的兄弟几个之间,最穷的,若是能够多得些银两,他自是欢喜。 而他也不会将多得来的银子,用来办婚事,而是要存放起来,以备后需。 这么一想下来,三人都希望户部能出银子,但谁也不愿先开口。 太子冷哼,“父皇,若是户部宽裕,儿臣也愿意将亲事办的体面些。” 虽然他是在纳侧妃,但众人皆知,他的那个太子妃就是一个虚无的摆设,侧妃进门就能享受正妃的待遇。 如此一想,太子纳侧妃,好像也不能怠慢。 景仁帝看向默不作声的户部左、右侍郎。 “二位爱卿,你们意下如何?” 户部左侍郎看一眼右侍郎,对景仁帝行一礼,说道: “皇上,户部尚书顾大人伤重休假,可他给户部制定了规章制度。” 景仁帝饶有兴趣的问道:“哦,什么规章制度?” “户部的银两,只能用于国,用于民。不准任何人私用。” 左侍郎的话音一落,立刻有人提出反对。 “皇上就代表了楚国,各位王爷,更是楚国的栋梁,怎么就叫私用了?” 左侍郎不紧不慢的说道:“康大人也说了,皇上代表了楚国,楚国是皇上的,但我们顾大人说了,皇上是百姓的。” “什么意思?” “就是皇上要用户部银子,只能用于百姓。不能用于个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