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愔的观念和这个时代的人截然不同,士农工商的传统阶级观念在他心里是不存在的,相反,他比较注重“工”。 以后的许多构想,也都要用到大量工匠。 几个工匠头目都感觉到一种受到重视的感觉,内心不由得涌起一股感动。 吴宝也在心里纳闷:以前听闻这位梁王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浪荡子,今日看来,颇有礼贤下士之风,莫非传言有误? 几名工匠都自我介绍一番,那个五十多岁的老木匠叫公输良,粗手大脚的瓦工小头目叫吕方。 还有一名大胡子老铁匠,复姓独孤,单名一个野字。 李愔拿出一张草纸,上面画着不少零部件,交给三名工匠。 “梁王,这莫不是耕地的木犁,只是这犁辕怎么是弯曲的?” 老木匠公输良很快就瞧出点门道。 现在使用的耕犁,都是那种直辕犁,又长又笨。 李愔不紧不慢地说道:“这就是本王改造的曲辕犁,犁辕弯曲,变得轻便许多,犁身变短,转弯也更加便捷。” 老木匠思索片刻,便面露喜色:“果真如此,梁王不愧是皇子,天生聪慧。” 这话真不是可以奉承,因为老木匠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老铁匠独孤野也发表自己的见解:“梁王这个犁铧上面这个部件,可是为了调节耕地的深浅?” 李愔瞧瞧,老铁匠指的是草图上面,那个叫做犁评的部件,于是点点头: “不错,好眼力,你们先联手制作出一架曲辕犁,我献给陛下,再为你们请赏。” 几名匠人大喜,齐声道:“多谢梁王授业。” 他们并没有指望什么奖赏,那个太遥远,作为匠人,他们看重的是手艺。 多学一样手艺,就相当于多了一样吃饭的技能。 要知道古代的规矩比较多,道不轻传,想学本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愔倒是不在乎这些,扬手说道:“那大家就加把劲,争取今天把曲辕犁弄出来。” “好,某去打造犁铧。”独孤野一脸兴奋地答道。 “我领着木工制作其它木质的部件,就是这弯曲的犁辕……没有合适的木料啊。”公输良也跃跃欲试,不过很快就遇到难题。 这时候的木工,都是直来直去的,真不会拐弯。 李愔想了想说道:“其实也挺简单,先把木料用水浸透,再用火慢慢烘烤,就可以弯曲成型,干透之后就可以使用。” “不过此法比较耗时,先找个弯曲的树杈凑合用吧。” 公输良连连抱拳:“多谢梁王指点。” 他是诚心道谢,这种弯曲木料的手艺,学到手都是本事。 到了现在,他们对这位年少的梁王,印象已经大为改观。 本来以为是膏粱子弟,什么都不懂,万万想不到,人家比他们这些老工匠还厉害。 分派好任务,正要开工,却见一个穿着绿色官服的官员匆匆而来:“下官长孙丕,现任工部员外郎,见过梁王。” 李愔也没太在意,六品的小官而已,于是大咧咧地摆摆手: “不必多礼,本王今天找工匠们制作新犁,你可从旁协助,也算你一份功劳。” 不料,那长孙丕却一本正经地说道:“梁王,尚书有令,工部分派的各种原料,皆是官府之物,不可给私人使用。” “梁王身为皇子,更应以身作则,切不可因私废公!” _________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