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确定内容没什么问题,她点点头道:“这件事情便交给你们去办,不要有任何差池。” “是,陛下!” 谢千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双手接过圣旨,后退了一步。 这个时候。 接任内阁次辅的李春华站了出来,一脸郑重道:“陛下!臣有一件事,想要请示陛下。” 晴儿看向他,淡淡道:“说。” 李春华行礼后道:“依照朝廷与乾国达成的合约,乾国有权派兵驻扎于我大周各道各府,但是驻兵的数量,合约中却没有明确规定。 臣以为,防务乃是一国之根本,允许乾国驻兵的数量不宜过多,最好限制在一千人以内。” 说到这,顿了顿,继续道:“只是,这个人数,摄政王未必能够答应,因而臣想请陛下与摄政王交涉一番。” 话音落下。 晴儿眸子里露出一抹寒意,看着李春华,冷冷的问道:“限制驻兵的数量,是你的想法,还是整个内阁的想法?” “这......” 李春华面露犹豫,看了一眼谢千。 沉默了几息,他做出决定,回道:“是臣一人的想法,臣还未同谢阁老他们商议。” 晴儿听见这话,冷哼一声,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怒道: “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如何想的,无非就是觉得,朝廷已经与乾国签订了合约,方修也做了我大周的摄政王,大局已定,乾人不会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今日朕明确的告诉你们!你们这是自作聪明!如今,我大周还是大周,你们还是大周的臣子,皆是仰仗这一纸合约! “你们若是再动歪心思,拐弯抹角的想将方修和乾人排挤在朝廷之外,即便是朕,也救不了你们!” 此话一出。 几名大学士全都跪了下来。 “臣等知错!” 晴儿看着他们,在心里叹了口气,重新坐回了龙椅上,冷冷的道:“你们当初如何同乾人商议,今后便如何行事!” “从今往后,朕除了颁布圣旨,不再干涉朝廷的政务,六部九卿,各道各府,有任何事情,皆由你们内阁票拟处理意见,八百里加急呈送给摄政王,由摄政王定夺,朕所说的,你们明白吗?” 话音落下。 几名大学士下意识的互相对视了一眼,都能从彼此的眸子里看出一抹诧异。 怔了几息后,齐声道:“臣等明白!” “下去吧!”晴儿有些不耐烦的摆摆手。 “臣等告退。” 谢千等人再次行礼,转身离开了乾清宫。 几人一边走在前往内阁的路上,一边小声议论。 “以陛下之圣明,不该看不出,乾国驻兵越多,朝廷便越像傀儡......为何陛下还要允许乾国大量的驻兵?” “或许只是担心触怒乾人?” “老夫总觉得不仅如此......你们刚才都听到了,陛下说,从今以后,陛下不问朝政,所有的事务都交由内阁和摄政王处置,如此一来,陛下不就等于......” 说到这,压低声音道:“不就等于只是摆设。” “慎言!”谢千道。 “这话也就只当着几位阁老的面,老夫才说。”那名内阁大学士道。 沉默了片刻。 内阁次辅李春华道:“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从今以后,我等还是按照同乾人商议的结果办事,先不要想着摆脱乾人的控制,不管怎么说,朝廷都是打了败仗,能维持现状,已是不易。” 话音落下,谢千紧接着道:“老夫也是这个意思。” 另外两名大学士听见这话,在心里叹了口气,应道:“既然如此,就按谢阁老的意思办。” ............ 周皇禅让皇位,长公主李邀月登基称帝的消息,不到三日,就传遍了诸国! 与此同时,《长安周刊》、《江月小报》、《大周月刊》等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报纸,同时刊登了一篇文章: 《乾、周两国缔结盟约:乾国丞相兼领周国摄政王!》 消息传出。 举世震惊! 燕国。 皇宫。 燕皇听着宦官读报,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按照他的预想。 乾、周两国会因为这一场战争,陷入不死不休的状态。 无论哪一方取得胜利,燕国都能从中坐收渔翁之利。 甚至,有机会挥师南下,一统三国。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和他想象的完全相反。 激烈的交战,只持续了短短的两个月,周国的文武百官就向乾国投降。 乾国轻松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实力大增。 虽然国力还是不如燕国,但已经能够构成威胁,让燕皇觉得如鲠在喉。 “早知道周国都是一帮没有骨气的软骨头,朕就该抢先一步,派兵伐周,如今倒是让那些没用的乾人捡了个便宜!” 燕皇这么想着,觉得有些恼火。 就在此时。 有宦官上前禀告道:“陛下,有一名商贾说是受乾国丞相所托,将一份礼物呈给陛下!” 乾国丞相......礼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