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邦周守藏室在别人看来不过是一些书籍,但是在淮国看来,这是文明的传承。 守藏室中,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不少史书,作为周天子,周王室的史书也非常多,除了记录周天子外,对于诸夏邦国也有记录,除了这些外,还有不少曾经存在过的诸侯国的历史也有记录。甚至当年还有不少太史因为国灭,带着国中史书前往周王室,将史书献上。 只不过邦周衰落多年,周王室根本没有钱粮去维护这些史书,很多史书都已经损坏,或者是腐朽了霉变了。淮国只能对这些史书进行重新抄录编纂整理。 除了这些外,淮国也从这些书籍中将殷商和大夏的历史也整理出来,虽然依旧有诸多缺失,但是这已经是最完整的史书了。 浩大的整理编纂工程需要大量士子,好在淮国学宫之中学子众多,可以前来帮忙。 王崇在看到这么多史书之后,就命人对这些史书进行整理,然后编纂一部《邦周列国志》。 《邦周列国志》会将自从殷商灭亡之后,邦周分封天下开始,各国的史书都进行整理记录,然后加入其中。并且这一部史书不进行更改,而是尽量保存原本的历史进行记录。 淮国自从子珏立国之后,就有修史的传统。并且淮国修史书还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确认自己的正统地位。 他将自己视为取代邦周的国家,终结邦周统治的国家。编修前朝史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邦周列国志》将周王朝分成了三段,第一段是西周。这个时期是周王室鼎盛时期,从武王分封天下开始,到镐京被破结束,第二段是东周时期,从平王动迁开始,到三家分晋、淮国迁都为止,第三段则是列国争锋,从韩赵魏立国开始,一直写到现在东周灭亡。 邦周列国志中囊括了上百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有的只有区区几笔,有的却需要连篇累牍,同时淮宫春秋也会贯穿其中。整个编书工程可以说丝毫不逊色于当年淮国编修诸子百家。不过这一次很多史书只是抄录校对,工作量要小一些。 就在淮国攻破邦周洛邑的时候,邦周宗庙之上,一处神秘空间中,周室的气运图腾,天命之气,凤鸟图腾也走到了尽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