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想起自己的半边儿,是在他的父皇去世后,无奈之下,被安排做他的曾孙。 似乎,这才是真正的贵贱之别,哦,错了,错了...错了...是我...嗯...还是我...还是我太出色了! 是了,肯定是了! 朱元璋道:“不用客气,我们才是你的祖宗。” 说完,他又转过身来,一脸不满的看向朱标: "我问你,你同意了吗?你可真够蠢的,在外面呆了这么久,就不会给你批阅奏章了?” “我肚子好饿,我要去吃点东西!” 朱标拿着刚刚批阅好的两封奏章,一脸的郁闷,然后仰头望向朱元璋: 这么多奏章,这么短的时间内,怎么可能全部批阅完毕?这个老人,真是越来越不可理喻了…… “我……我马上就好了” “就算是有,也来不及了。”朱元璋喃喃自语,站了起来:“我带你去坤宁宫。” 一边说着,一边拉着朱雄英的手,朝着后殿的方向走了过去。 “你奶奶今天听说你要回家了,给你准备了一个食盒,很好吃的...” 说着,他还舔了舔嘴唇,一副饥肠辘辘的样子。 第二天清晨,奉天城,皇城门口。 今天清晨,起了一阵轻柔的清风,将那遮阳伞和折扇都吹了起来。 文武百官齐声高喊,朱元璋拉住了朱雄英,朱标紧随其后,走到了文武百官的最前面。 "都起来吧"龙尘淡淡的道。 他当了十五年帝王,一身龙威,再加上百场大战之后的王者风范,那股压迫感,简直让人站立不稳。 今日是一天,所有的官员都在紧张地等待着,他们害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人从刑部的马车上拖下去。 朱元璋不苟言笑,端端正正地在宝座上落座,目光扫过下方的文武百官,淡淡道: “司空,我们让你去判那几个王八蛋的罪,他们呢?” 在大明,有三个部门,分别是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 刑部掌着所有的刑罚,都察院则是监察弹劾,而大理寺则是监察和审核的机构。 凡是重大案件,都要经过这三处。 如今这个案件已经被御林军审查得七七八八,转送到三部只是做做样子,并不困难。 他原本是察罕·身边的一个小头目,类似于军队中的文职。 察汉帖木儿是王宝宝的义父,也是他的叔父,也是他的叔父,他叫“察汉帖木儿”。他先后在河南,山西,陕西三地作战,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最后以一个落榜的秀才,靠着自己的战力,成为了元朝的常任宰相。 当时,这位老人还在江南地区担任着“红巾军”分部的经理,可以说,这才刚刚起步。 而他的真正顶头上司,也是三大军团的统帅,也是红巾军的最高指挥官,刘福通,则是被这位“察罕帖木儿”打了一顿,抓耳挠腮。 像他这么厉害的人,他手下的那个小厮,肯定也不是吃素的。 开济公是一位正在应聘的司寇,六十多岁的人了,但是他的风度却丝毫不减,在财务上,在官场上,他都是一把好手。 此人是个有本事的人,对朱元璋十分感激,听到朱元璋的询问,他立刻站起身来,低头看了一眼令牌。 “禀告皇上,五十八名斩首,一百二十七名斩首,两名斩首,三百六十一名斩首” “案卷和口供都已经登记,犯人和他的家人也已经确认,有关的文书和律例已经送到了通政处。” “还望殿下明断!” “恩。”朱元璋淡淡的点了点头。 “好,今天就开始吧。” "父亲!儿臣启奏……”朱标不等朱元璋说什么,便出了衙门,对着朱元璋跪下道: “在我看来,这种奸佞之徒,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杀之,顺应天意,顺应民心,才是正义” “不过,谁有错,就该受到惩罚,他们的亲人,都是无辜的,这样的惩罚,未免有些过分了,还望父亲三思。” 朱雄英心中冷笑一声: 这两个家伙,还真是会演戏啊... 保护他们的家人?你昨天还跟我爸同桌吃过饭呢,当时怎么没听我说? 朱雄英刚这么想着,就看到朱元璋眉头一皱,霍的起身,怒吼道: “没门!” "贪污受贿的时候,他们的家人不是也在吃香的喝辣的吗?他们在这里生活,在这里享受美食,真要受到惩罚,他们会是清白的么?” “怎么可能,他们身上的衣服,都是用贫民的鲜血换来的!” “这件事,我们就这么定了!” 老爹还想说什么,朱元璋却挥挥手道: “什么都别说了,做好你的本职工作,做好你的皇子,剩下的,我来决定...” 朱标张了张口,却没有说出话来,只是对朱雄英眨了眨眼睛。 “什么?”朱雄英一脸莫名其妙,心想,你这么盯着我做什么,我爷爷心意已决,你都改变不了,我怎么可能改变? 朱雄英恍然大悟,转身对着朱元璋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下,我也有一件事情想要禀告” 朱元璋挥了挥手:“有什么事就站起身来说吧!” 朱雄英也从座位上坐了起来,他沉吟了一下,这才回答道:“好的。” “我跟随爹爹去了一趟阳城,见识了百姓的苦难,感触很大……” “我也听说了,以前有过修江的提议,但是因为国家财力不够,所以一直拖到了现在!” “为了陛下的安危,为了百姓的安危,我愿将我母亲的陪嫁,捐给陛下,修建一条大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