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宋仁宗看到自己的祖宗表扬自己,也很高兴。 明朝看到这些就不高兴了,难道我们明朝的科举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才吗? 清代直接沉默。 弹幕撕得火热。 柳如是浅笑:“宋朝软弱但是文治真厉害啊。” 宋灵音点点头:“其实这一代科举之所以会被人记住,被后世子孙铭记于心,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一场科举的人也被称为,背诵天团。” “意思就是,只要碰上他们,就需要背诵。” “什么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啊,他们的诗词,真的是听厌了。” “唉,我有的时候也在想,等这些诗人们来了,我真想劝他们不要再写了啊啊啊啊!高中生要背吐了!” “说起来我最喜欢的诗人还的是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他作的诗,简短好理解!” 宋灵音轻笑道,小柳如是毫不客气的戳穿她:“是因为短好背吧!” 宋灵音点头承认了。 曹操座下的谋臣们看着曹操纷纷报喜:“丞相大吉啊!您作的诗千年之后仍有回响!” 曹操脸上掩盖不住的喜悦,太好了! 没想到他的诗句还能成为后世子孙的课文!可想而知他写的还是不错的哈哈哈哈哈! “小孩子家家的!就喜欢简短的!实际上长文也有意义哈哈哈哈!” 曹操装作一副为长文说话的模样,可是脸上的笑意怎么都遮不住。 宋灵音继续说:“说起来,曹操的对手,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他作了一篇出师表,这也是高中生必背的一篇古文。” “我以前背背好久才背下来。” “写的是真长啊。” “后来了解了诸葛亮感觉,其实也没有很长……可能对于刘禅说,很短了。” 宋灵音说着看向诸葛亮:“你写这么多,你觉得多吗?” 诸葛亮轻笑,摇了摇头:“不多,很少了。” 刘禅也道,不多。 宋灵音歪了歪头一脸的无奈:“可能只有我们这些高中生觉得多吧。” “也可能是只有我这样的觉得好多。” 诸葛亮轻笑,他就喜欢宋灵音这样的,单纯,有话直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