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玉环无罪可天下百姓更无辜。 武曌实在不能抑制自己对杨玉环的怨怪之情,大手一挥:“来人,去查杨玉环!” “按照历史所写,杨家一族,尽数贬为奴隶,女儿全部进宫侍奉!” 武曌冷冷的看了一眼被塞了白布无法叫喊出声的李隆基。 “祸乱朝纲的人,朕一个都不会放过!” “无论是杨家,还是什么。” “至于你。” “身为帝皇,不能让百姓过得更好,本身就是能力不足,骄傲自大,眼不见百姓苦楚,那就是蠢。” “李隆基,你仔细想想,你占了几条。” 武曌说完这些,下令:“阉了之后好好养着,身体好全了,就送到宫外去,自己种地,自己养活自己。” “好好体验一下百姓的苦,你就老实了!” 武曌说完,甩袖离去。 离开之后的武曌其实一点也不舒服。 历史书上写着的安史之乱,武曌每每想起都觉得头疼,偏偏这是她亲孙儿! 要是是别人的孩子就算了。 偏偏是她和她最爱的李治生的儿子的儿子! 难道李治不行吗? 李治身为皇帝干的挺好的,武曌也查过李治的后人评价,大家都说李治这个皇帝不错。 难道朕不行吗? 不,朕的历史评价也没烂成那样。 朕和先皇生下来的孩子怎么一个比一个废物! 光是想想武曌都要气死。 难道,只剩下太平公主一个人可以了吗? 难道偌大一个大唐,只有太平公主能成为储君吗? 武曌心情复杂得很。 她不希望太平公主继位,太平公主其实不能称为合格的君王,她毕竟身为公主,接受的教育和皇子不一样。 可武周从哪里找到更好的皇子呢? 武家那些废物吗? 唉,真的苦恼啊。 有的时候,要是能从其他朝代找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就好了。 武曌的太阳穴突然一阵疼痛。 是老了咯。 武曌不服老,可是生命运行轨迹也是无法抵挡的。 她还是能从自己的身体上,感觉到衰老一点点的爬上她的大脑,渐渐的她已经无力阻挡了。 疲惫不已的武曌,眸中精光闪烁:“不行,就算我老了,也不能让百姓过上苦日子,更不能让百姓再遇安史之乱。” “来人!传狄仁杰进殿议事!” 说完,武曌又拿起了书本,关于自己从现代带回来的东西,一定好好利用,让百姓吃饱喝足不说,还要尽力过上现代的那等日子才好。 “陛下!” 狄仁杰上殿之后,见到武曌。 武曌看着他:“后代之中,对你的评价,甚至可以说是比朕都要高。” “陛下美言,臣不敢当!” 武曌轻笑:“朕在夸你!” “所以朕要你好好的,为朕将粮食种出来,让百姓都吃上饭。” “还有这些……” 武曌和狄仁杰,又招来几位大臣,关于武周现状,如何让百姓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如何让粮食越来越多,能够平摊到每个人的身上。 “孩子们若能上学,朕…也算是为大唐做了一件好事。” 武曌说着说着又想起了上学的事情。 “狄仁杰,你去办。” “等等,你是我准备带到现代的人。” 武曌又开始考虑朝廷之中,谁比较能担大任。 …… 太平公主如今成了太女。 在宫中协助武曌处理朝务,如今天幕都说了她下期回去,到时无形之中给她增了好多势力。 一时间,太平公主门下的门生增加很多。 大家都希望太平公主一朝若是成为帝皇,那一定不能忘记他们这些臣子啊。 太平公主对于这些人的心思自然是清楚明了的,不过内心也暗鸣得意。 不过武曌可不管那么多,直接安排太平公主深入农家,甚至去亲自种田体验一下民间辛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