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自然是希望建功立业的,但是现在被天幕认可了,倒也不错。 “说起来还有一个景点也是因为诗很火吧。” “你们还记得W省吗?” 众人点头,大家一开始来的地方就是W省。 “那个地方有个黄鹤楼,黄鹤楼有一句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宋灵音把原诗念了一遍,然后说:“我小时候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想的就是去看看黄鹤楼是什么样子哦。” 武曌好奇问道:“那你去看了吗?” 宋灵音摇了摇头:“黄鹤楼重建了好多次,已经不是当年唐代诗人崔颢所看到的黄鹤楼了。” “但是这首诗写得真好,还是骗了不少人的。” 宋灵音说的这些话,让祖宗们第一次开始沉思,文化对于百姓的影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写下的望岳。” “这写的是泰山,写的多好啊,给泰山拉了不少客哈哈哈哈。” “如果杜甫活着,估计都需要找景点要一下广告费了。” “他写一首诗,文旅局可以干好多年了。” 宋灵音在玩笑中普及了一下,诗词对于景点的宣传,以及种花家对于文化普及的重视度。 “刚说的都是唐诗,有宋词吗?” 刘娥好奇问道。 “有。” 宋灵音背了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比起唐诗朗朗上口,宋词小孩子背起来更困难,所以传播力度可能不如唐诗更广。” 宋灵音有些尴尬的为自己背不出更多的宋词找借口。 祖宗们一眼看穿了。 不过不得不说宋灵音说的也是实情。 武曌勾唇,等她回去了她一定要让自己时代的诗人多多写诗,为大周的风景好好宣传到位! 其他祖宗们几乎也是这样想的。 毕竟这么好的机会,不用白不用啊。 天幕下的人也是想着要好好写了,不仅可以宣传风景名胜古迹,还能宣传自己的名气。 崔颢本人整个人还是晕乎乎的,刚才天幕提到他? 太好了! 被认可了! 崔颢高兴的脸都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