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待的朝臣一拥而上,满是激动与期待。 “陛下有旨!” 随着海玥清朗的声音如金石相击,在殿前层层荡开,群臣齐齐拜下。 “太后崩逝,朕心摧折……暂无力躬亲朝政,凡军国重务,着内阁与诸臣工共议裁处……务以社稷为重,毋负朕托……” 听完后,群臣神情各异,喜忧参半。 喜的是,历经两个月,陛下对于接连辍朝的情况,总算有了一个明确的答复。 凡军国重务,着内阁与诸臣工共议裁处,有了这道旨意,那些积压的奏疏可以办理,不必战战兢兢,等待上命。 忧的是,当今陛下一朝怠政,给原本蒸蒸日上的国力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且内阁原先已是强弱分明,首辅严嵩的权势与影响,远远超过次辅夏言。 有陛下在时,严嵩尚且不敢放肆,现在朝堂政务以内阁为首,严嵩岂非一家独大? 在群臣的注目中,海玥双手捧过圣旨,朝着严嵩递过去。 然而严嵩的手指刚触及卷轴,侍立一旁的黄锦便含笑上前,语气温和:“陛下口谕——辍朝期间,讲学不断,明日文华殿,仍由海学士进讲。“ 话音落下。 严嵩接过圣旨时的指尖明显颤了颤,尚且呈现跪拜姿态的群臣再度变色。 今日不是特例? 接下来陛下不见其他臣子,只听这位讲学? 那他岂不是内外沟通的桥梁? 且是唯一的桥梁! 不过转念一想,让海玥担任这个角色,总比首辅严嵩来得好。 于是乎,众人的神情又从震惊,转为权衡。 黄锦躬身退下,嘴角噙着笑意。 刚刚不过是个开端罢了。 待那道诰命诏书颁下,朝野上下才会真正明白,何为“圣心独眷”。 他对于海玥的印象极佳,自然希望这位低调沉稳的臣子,能够得到这份殊荣。 相比起来,待得黄锦离开后,殿前的气氛却尴尬起来。 严嵩短暂失态,表面依旧平静,维持着首辅的气度与威严。 可另一位就没有这份城府了。 严世蕃猛地直起腰来,眼神里透出危险的光芒,咧嘴笑道:“明威兄!没想到你竟能得陛下如此看重,愚弟早就看出,你非池中之物,还望日后多多提携啊!” 海玥平和地道:“严主事言重了,万不敢当……” “这么生分?” 话到一半,就被严世蕃打断,这位小阁老的脸色立刻沉下:“怎的,一朝得势,就忘记咱俩昔日同窗之谊了?” “咦?” 其他臣子露出看好戏之色,更有些不屑。 你一个举人出身,仗着父亲权势为非作歹的纨绔,也配和人家三亚功名,在翰林院潜修八载的国之栋梁相提并论? 简直自取其辱嘛! 果不其然,海玥只是微微皱眉,闭上嘴,不再回应。 迎着众人刺目的注视,严世蕃恶狠狠地回头扫视一圈,面露羞恼,啐了一口:“得意什么?不过是……” “闭嘴!” 严嵩似乎年纪大了,反应不及,此刻终于勃然变色,喝止了儿子,再对着海玥致歉:“老夫教子无方,还望海学士海涵!” 相比起入文华殿之前,是首辅对下级官员的托付。 此时的语气,俨然是平等对待。 “阁老言重了!” 海玥声音清润如常,举止依旧谦逊,但也有了几分距离:“下官还需筹备明日经筵,恐负圣恩,先行告退。” “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