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另一封是孙维贤的。 前方战事加急,这位锦衣卫指挥佥事,肩负朝廷使命,持驾帖南下时,苏杭巨贾皆战栗匍匐。 那些平日囤积居奇的粮仓,在附逆罪名的威慑下纷纷洞开。 为证清白,商贾们不得不亲自押运粮船溯江而上——这般景象,倒是应了那句“白衣摇橹过洞庭”。 然安南覆灭,交趾回归的捷报传来时,这些被迫捐输的商人脸上,不见与有荣焉的喜色,反在暗处将茶盏捏得咯吱作响。 他们算得清每石粮的市价,却算不明“国运昌则商路通”的道理。 如今时过境迁,眼见着即便是首辅张璁,也不会举起屠刀大肆屠戮了,这些商贾已然开始串联,要叫京师知道,商帮的银子,从来都是带着牙印的。 孙维贤首当其冲,信件里面对于严嵩颇多抱怨,暗指这位举荐者竟过河拆桥,不将他调回,竟有意让其平息江南商贾的怒火。 当年把他从金陵调来京师,他百般不愿; 现在南直隶那边待不下去了,时时刻刻都想回京师避风头。 海玥放下信件,稍加沉吟,还真准备将孙维贤调回来。 不能寒了功臣之心,况且有些事情一回生二回熟,有了这番经历,以后清扫起蛀虫来,也会更加熟练。 “哈哈哈!明威,我回来了!” 陆炳回京的第二日,就出现在东江米巷,人黑了许多,却又壮实了几分,笑容依旧爽朗,眉飞色舞地讲述了安南的威风后,再得知朱玉英有喜后,更是抚掌笑道:“我家夫人也怀了,当真是缘分,咱俩家结个娃娃亲?” “让孩子在一起玩,看对了眼再定亲不迟!” 海玥自己不喜父母之命,更反感所谓的娃娃亲,不会贸然为自家孩子作主。 陆炳愣了愣,以他如今的功绩与背景,可谓前途无量,便是阁老都盼着与他结个姻亲吧,没想到这位竟是与众不同,失笑道:“还得是明威你啊,始终如一!你其实也该去安南,此番若无你这位翰林的真知灼见,平定安南绝不会如此顺利!” “安南之役乃将士用命,朝堂运筹之功,我不过尽本分罢了。” 海玥微笑:“倒是文孚此番鞍马劳顿,合该好生休沐,嫂夫人随军辗转,如今又逢喜脉,正需夫君在侧!” “是极是极!” 陆炳连连点头,却又苦笑道:“不过我们想要休息到孩子出世,怕是不成了,你可知,陛下有意南巡?” 海玥颇为惊讶:“南巡?” “是啊!去承天府!” 陆炳语气里有些感慨,更颇多怀念:“回老家看一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