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飞军-《创业在晚唐》
第(2/3)页
在不能一步步填色块扩大势力范围的情况下,以水道作为贸易通道,沿江各邑建立商站打点地方关系,汲取南方物力为己用,是赵怀安目前最快的扩充实力的方式。
种地?那都是北方起家玩的,在南方,依托这条万里长江,贸易才是最合适的。
当然,开展贸易的前提,就是你得有面,有实力,不然你就是大肥羊。
赵怀安这边想着,然后一阵喧哗声打断了他的思考。
他循着声音往对岸望去,只见从这条河湾转过去,岷江的南岸,有一处热闹的市场出现在眼帘。
还没问,旁边董公素的声音就已经传来:
“大郎,对面就是这一片最大的僚市了,可以说沿江数百里,再往南深入百里,如此宽阔的地方,各洞部落都在这里互市,然后一些鄂州的豪商都会来此地采买僚人的山货、象牙、犀角。”
说着董公素的声音还压低了:
“戎州这里的土贡就是荔枝、象牙、犀角,但送到朝廷的永远都是中等货,最好的东西就在对面的僚市里,都是专门特卖给扬州的大豪商们的。论享受,长安的天子也不过是个土锤罢了。“
说到这里,董公素都忍不住桀桀两声,其意莫名啊。
赵怀安懂了,深深看了一眼旁边的董公素,暗骂:
“我就说丘八是最苦的,论会玩玩不过那些措大,论享受又不及老董这些豪商,就知道刀口舔血,风餐露宿,你们后面被武人砍,那真的不怪人家。”
赵怀安内心腹诽,但丝毫不影响他仔细观察下方的僚市。
因为在甲板上居高临下,赵怀安能将南岸僚市看得很清楚。
大部分参与互市的都是一些僚人,这些人普遍头上裹着白头巾,衣服也是左衽,腰间别着刀,赤脚踩在地上。
他们这些人也在看着江上过来的这条庞大船队,眼神中并没有畏惧。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赵怀安的错觉,他从最前面的几个僚人的眼神中看到了贪婪的神色。
赵怀安内心嗤笑,果是蛮夷。
船队这边继续前进,赵怀安也是在甲板上看了一眼僚市,准备后面也让老墨带着牛礼、王离他们去南岸采买点东西。
就比如犀牛角这些,在他前世这东西已经是禁止买卖了,所以这时候有机会扫到好货,如何能放过?
这边船队靠了岸,何惟道已经带人下去和戎州地方的官吏沟通了。
这段时间,一直都是何惟道下船和沿江口岸打交道,展现了不俗的社交能力,这让赵怀安越发爱用此人了。
毕竟不是谁都能喊出“九生九世为奴”这种话的。
然后和之前发生过的一样,戎装的人一听船队是保义都的赵怀安,果然也奔马回了城内,显然是请示衙署的刺史。
赵怀安站在甲板上看着,内心喜滋滋。
南诏战争真的是我赵大的扬名显圣之地啊!
不说一战而天下知吧,毕竟这年代消息普遍闭塞,可在川蜀尤其是沿江一路,信息传递的都很快,已经少有不认识他赵怀安的了。
果不出赵怀安所料,得知赵怀安来了,戎州刺史裴恪亲自带着一班幕僚还有州院、军院系统的官僚、军将前来迎接了。
这倒是让赵怀安有点吃惊,毕竟他理论上和那裴恪是平级,哪有一上来就出门数里来迎的呢?
此时,赵怀安看着笑脸跑过来的绯袍圆脸中年人,他的心里忽然浮现一个念头:
“礼下于人,必有求于人!这圆脸不像好人啊!”
那戎州刺史裴恪很热情,在得知赵怀安要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那就更高兴了,专门在码头上划了一块地给保义都扎营。
此人还细心地让人送食物和清水到船上,然后才邀请赵怀安等一众保义将进城赴宴。
赴宴的保义将只有一半人,赵怀安之前就定了轮番制度,每次到一地,上岸的只能是一番,剩下的一番必须留在船上警戒,然后到下一地,再轮番回去。
而这一次,被留下的值番的保义将看着另一番兴高采烈地去赴宴了,心里那叫一个难过。
只因为他们上一次去的犍为只是个小地方,哪像眼前的戎州,光看停泊的船只数量,就知道这顿席面是不差的。
可恶啊!
只能希望都将多念着点兄弟们,带些酒肉回来,可千万别忘了还有一群兄弟在船上吃西北风呢。
……
赵怀安领着一众保义将,让孙泰、赵虎两个各领着一队背嵬,执着伞盖,告身幡走在前头开道。
后面则是雄壮的高钦德,扛着一面刺史大旆跟在后头,两侧是执着金光、钺斧的背嵬甲士。
再后头,就是一众各穿甲胄、衣袍,骑着马的保义将们,这次赴宴的有二十多人,每个后头又跟着一名牙兵,专门扛着一面名号旗,有些有军号的,如韩琼就有两面,一面是他的官职名号、一面是他的军号“铁兽”。
这些骑马队将之后,是一群带着各种铜锣、唢呐、七棒锣的鼓乐班子,打锣的走七步就敲一下,吹乐的则这会已经吹起了《将军令》,排场大到了不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