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杀人动机?-《重生:从警察学院开始》
            
            
            
                
    第(1/3)页
    兰汉文打开门,出现在众人眼前。
    罗锐注意到,他手里还拿着一本书,书已经看到最后几页来了。
    几张页面,垂在兰汉文的腿边。
    走廊的风一吹来,纸张哗啦啦的响动。
    看见外面站着不少人,兰汉文一点都不惊讶,并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架。
    “你们是……”
    罗锐拿出证件,递在他的眼前。
    “兰汉文,你涉嫌杀害汪家玲,现在,我们沙河县局,依法拘捕你!”
    罗锐让开身,大包和小五赶紧挤进去,把兰汉文控制住。
    出乎意料的是,兰汉文并没有反抗,而是任由两个警员把他带走。
    罗锐没打算在招待所审讯,这儿并不是主战场。
    江刚眨了眨眼,走进客房内。
    罗锐也跟着一起进去,几个人找到了兰汉文的行李箱。
    打开箱子后,他们在里面找到一个黑色塑料袋,袋子里装着的是兰汉文在火车上穿着的衣服和球鞋。
    衣服上还有斑驳的血渍,罗锐看过他的笔录。
    笔录上,兰汉文并没有供述其他几个人对汪家玲的殴打,他的说法和其他人并没差别,先是歹徒闯进来,用斧头砍向汪家玲,至于砍了几下,他说是两下。
    这点就和其他人不符合,另外,就是汪家玲死了后,他抱起对方年幼、还不会说话的孩子,然后交给了乘警。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杀了别人的母亲,难道对年幼的孩子还会心怀怜悯?
    经过大半天的问询,江刚已经对罗锐刮目相看。
    13号车厢11号隔间,一共五名嫌疑人,那一对杀马特情侣,诈唬一番,便把他们整的服服帖帖;吴自辉和赵建国,性格颇硬,用了一些小手段,也就老实坦白了。
    最后的嫌疑人自然而然的浮出水面,那就是兰汉文。
    沙河县局,老辣的刑警中队长,江刚不是没见过,但像罗锐这样干脆利落,能精准抓住嫌疑人心理防线的刑警,他还真没遇到过。
    这次跟着来招待所,还真来对了。
    江刚对罗锐的观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起初,他以为对方只是一个没有城府、狠辣、靠裙带关系谋到中队长职务的年轻警官,现在再一看,成熟、稳重、雷厉风行,超出年龄的冷静!
    他有心竖一竖大拇指,但罗锐没搭理他,而是片刻不停留,跟着返回县局。
    江刚只好再次坐上那辆拉胯的面包车,不过这次他学聪明了,抢向坐进副座,免得一会儿路上颠簸,再吐出来。
    在路上,罗锐就打电话给李农,把今天调查到的信息告诉了对方。
    李农吓了一跳,赶紧跑去找陆康民。
    两人都有些难以置信,K301抢劫杀人案,竟然是一个案中案?
    “汪家玲还真不是丁左杀的?”陆康明眨了眨眼,赶紧从沙发站起身来。
    李农唏嘘道:“幸好是罗锐,要是我们审的话,肯定把汪家玲的死,算在丁左头上。”
    “谁说不是呢,这次火车抢劫杀人案,所有歹徒都是罗锐的七中队抓捕的,如果他查出杀害汪家玲的幕后真凶,我都不知道怎么向上面报告了,这事儿还真的挺不可思议的。”
    “谁说不是呢,算起来,距离案发三天时间都还不到,这破案的速度,啧啧……”
    陆康明笑道:“咱们沙河县捡了一个宝贝,以前都是在档案上,知道这小子厉害,现在亲眼所见,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还有几个月就到年底了,要是现案少的话,咱们清理清理积案,把破案率提上去,今年也能有一个好评,奖金也能多一点。”
    李农忙点头:“行,陆局,我先去把兰汉文的资料准备一下,一会儿提审的时候需要这些东西。”
    “去吧,去吧!”陆康明惬意的坐进椅子里,啜了一口茶。
    七中队的办公室里,对兰汉文的调查正式开始。
    因为确定了嫌疑人,所以调查都是有针对性的。
    如此一来,就是拿着放大镜找证据。
    苗守强开始专门比对兰汉文的脚印、指纹、毛发等,韩金莉也把汪家玲的尸体从冰柜里拉出来,重新尸检。
    据其他乘客供述,兰汉文并没有参与殴打汪家玲,但他也没有劝阻。
    如果砍断汪家玲脖颈的凶手就是他的话,那么汪家玲身上,就不会残留他的生物痕迹。
    没有参与殴打,但却拿起斧头杀人,这让大家都有些想不明白。
    江刚是最焦躁的,因为这个案子是由他负责。
    他赶紧打电话给了检察*院,把案子的细节告知自己的主任,主任给江刚加派了一名搭档。
    法院审理时,哪些证据能用,哪些不能用,要提前做好送审的准备。
    所以实证很重要,而杀人动机,和凶手的口供同样重要。
    罗锐埋在李农收集来的资料中,仔细的翻看兰汉文的信息。
    兰汉文,24岁,祖籍会宁市,帝城XX大学大四毕业生。
    父母健在,九几年下岗,之后摆地摊,这一摆就是十几年,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销,以及兰汉文的大学费用。
    李农打电话找了他的辅导员和大学同学,对方告知,兰汉文性格沉闷,不善交际,学习成绩很好,辅导员本来建议他读完研究生,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他却拒绝了。
    理由没说,但辅导员能猜到,兰汉文或许是不想父母太过辛苦,所以刚毕业,就返回家乡找工作,以便减轻父母的负担。
    兰汉文的父母,县局还没有通知他们。
    到了晚上六点,罗锐和齐磊来到审讯室。
    他们没有马上进去,而是走进隔壁的观察室。
    兰汉文已经在里面待了四个小时,他的手和脚都被铐了起来,两个民警站在他的背后。
    他的脸色很平静,并不像其他嫌疑人那样,焦躁不安,或者是暴躁易怒。
    “他有说什么吗?”
    坐在桌子前的警员抬起头来:“没有,一句话都没讲,很平静,是我见过最平静的嫌疑人。”
    这时,陆康明、李农和江刚也走进了观察室。
    罗锐向他们打了一声招呼。
    陆康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罗锐啊,这个案子搞定,我给伱放几天假!”
    罗锐皱了皱眉:“放假?陆局,我不是刚休息了一周吗?”
    陆康明老狐狸来的,打算用牛耕地前,准备让牛休息好一点,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事儿的时候。
    江刚也见过不少送审的杀人犯,有些人没读过多少书,并不惧怕警察和法律,不清楚自己的罪行有多严重,在法院审理时,大呼小叫,扬言要干掉这个,干掉那个,还叫法官闭嘴。
    第(1/3)页